第556章 游鹰

    第556章 游鹰 (第2/3页)

的体现。

    李一鸣很快得出了个初步结论。

    再往前一步思考,那就是:

    每个人都有一个文学梦,每个人都有一个音乐梦,老百姓不但会享受成果,也是很希望能参与到文化生产活动中的......有时候参与的乐趣甚至大于直接享受成果的快乐!

    这也没有脱离李一鸣对人们需求的认知,你看建国同志仅仅是这么参与讨论,就已经焕发了不一样的神采呢!

    教育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就一定要有生产力和生产资料,要有高质量的生产关系。

    那么问题随之而来:

    让很多人都有条件参与到文化生产活动,那就得在生产工具上下工夫了,这些生产工具又应该是什么呢?

    三十年后的世界,电脑普及了,智能手机普及了,有各式各样的创作发布平台,......现在国内的很多人连字都不认识,在这种生产力基础上,怎样架构出一个高效长效的文化生产体系,还真是值得思考。

    之前一鸣想的是靠行政力量建出几个中心,迅速生产出产品,但现在看来,需要进一步分出层级。

    “儿子。”

    李建国突然轻声:“到了!”

    看到了东亚大楼,准备过马路,李建国下意识地往东看了眼,越过那政府大楼,便是美领馆,不知道那边情形如何。

    周围的变化李一鸣都看到眼里,这附近明显多了几个很不正常的人,并非警察,应该是情报员,说明这件事暂时是被控制在某一个范围之内。

    就目前而言,李一鸣还没看出摊子烂掉的痕迹。

    此处离着那领馆直线距离有三百四十米,如果说在这里巡视的人都带着步话机设备,那么这附近应该得有一个信号中继站。

    …..

    “爸,你放松一点,不用到处看。”李一鸣笑眯眯说道。

    侧后十五米,男性中年,女性青年。

    先是目光停留,移走,又转回来,看皮箱,然后一直紧紧盯着,精神中度紧张稍有兴奋。

    中环原本就是人流密集之处,同时看两次,说明李建国李一鸣是他们要搜巡的目标之一,大人配小孩子并不稀奇,标志物应该是旧皮箱。

    精神中度紧张,说明他们并未把李一鸣列为高度危险人物。

    特工们的记性很好,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们应该会被隔离出来各自回忆当时的场景,可能还得配上人像还原,再加上偷拍的照片,足够列出一张可疑人员的列表。

    当时出现在游乐场口,公然翻墙进园的李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