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我也要抓俘虏

    第287章 我也要抓俘虏 (第2/3页)

艉处设计得较为狭窄,一般只能安装一两门轻型炮,长而笨重的主力火炮,都摆放在战舰的底舱,战斗时,通过两舷开设的炮孔向外射击。

    但是,火炮的射程又实在太短,所以海战时,整个舰队都需排成单列纵队,成一条直线航行。

    当敌舰进入火炮射程时,才用侧面对着敌人开始发炮,这样,至少保证每条战舰都有一半的火炮参与对敌射击。

    真正的海战中,双方往往驶近至一、两百米的距离,才以水平射角快速发炮,擦肩而过后,双方掉头,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这种战法,俗称海上拼刺刀。

    这时,双方火炮的数量和射速比射程重要得多。

    而这个时期炮弹的种类,通常就是实心弹为主,因为只有它,才能击穿对方战舰厚厚的舱板。

    当然,一般还配有射程更近的霰弹和链弹等用以辅助攻击。

    霰弹其实就是一个铁皮桶,里面装填数十颗铅弹,铁皮桶出膛即分解,数十颗铅弹向前以扇面飞行,主要用来杀伤人员。

    而链弹,实际上是以铁链相连的两颗小实心弹,主要用于破坏敌方的桅杆和风帆。

    这样一来,只要你的船上火炮数量够多、射得够快,自身又比较扛揍,那么你就能在这种赤膊互殴中占得上风。

    一来二去,几个回合下来,你占的便宜越来越多,量变就产生了质变,你就能赢得这场海战了。

    这种欧洲人发明的战法很二很残酷,标准的杀敌三百自损二百五。

    但是没办法,你总不能撒腿就跑吧,茫茫大海上,逃跑就等于认输,丧家之犬的结局往往更惨!

    想赢吗?想做海上霸主吗?那就光膀子上吧!

    所以,后来欧洲人把这种海上肉搏战术写进了作战条令,明确的把纵队规定为海军作战时的标准队形:

    “各分舰队的所有战舰,都必须尽力与其分队长保持一线队列前进……”,而适合这种战法的军舰,也被后人称为“战列舰”,一直沿用至二战后。

    当然,这战法不仅残酷还特别费时,历史上,曾有数次著名的大海战,双方有大战了好几天的,即使最后获胜的一方,也已奄奄一息,很难全歼对手。

    ……

    现在,方宇春提出要诱敌深入抓俘虏,使得陈奇策又惊又喜,非常期待这场大戏。

    因为这一路上,他已经知道,这帮神人的船上为什么没有安装那种极其笨重的前膛火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