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

    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 (第2/3页)

    一个外交,一个水运,都是谍报工作的好载体。

    没有内间房,他可以通过都水监来起到相同的作用。而鸿胪寺更是成为外间房的绝佳掩护,至少接触他国高官重臣方便许多。

    七月之后,陈佑突然就忙起来了。他先是安排人去燕国,不管徐征是不是真的要崩了,总之就要鼓动燕国几位皇子争夺皇位。紧接着又说服赵元昌遣使出使宋国,将细作塞进使团,授意接触宋国国内文武将官,宁王白崇文只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像南汉、吴越、定难军、永安军、朔方军、归义军、大理等,都是他的目标。也就吐蕃、辽国没怎么涉及。

    吐蕃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也没有比较强大的势力,现在所能做的也就是利用行商刺探各部情报。

    至于辽国,双方隔着一个燕国,所接壤的部分也就只有永安军那一片。由于周国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所以陈佑想要在燕国发力,看能不能推动燕辽通商,以催化辽国的汉化。而且两国通商之后,或许燕国能维持的更久。

    一个持续衰弱的燕国,对周国来说是最好的邻居。

    当然,这是在走钢丝,燕辽通商之后辽国汉化、燕国持续衰弱只是最好的结果,也没准会变成燕国被契丹同化,持续性地袭扰周国北面领地。

    不过既然赵元昌同意了,又经过两府议事确定下来,陈佑就放心大胆地操作,反正他只是提一个方向,具体执行还是那些专业细作来。

    为了这些事,他现在除了每月逢五的一堂课,根本没多少时间去书院。

    讲武堂会在中秋之后开课,在此之前,各项准备工作要做好。

    陈佑当年没接触过军队,也就日常教育中收到过一些军事培训,成年之后都忘得差不多了。来到这里虽然当了将军,但无论是世家出身还是底层拼搏上来的将领,都远比他专业。简单来说,就是陈佑对这个时代的军队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以致于当初竟然动了模仿士兵委员的想法。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中医的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