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济公传

    第六百一十七章 济公传 (第2/3页)

环画扉页有着繁体字,画工也更为质朴,带着浓浓的年代感。不过翻开里面的内容页后,黑色线条勾勒的图案,以及边角处注解的字体,味道还是那个味道!

    让摊主仔细的翻了翻,发现没有缺页和残损。不过在后面几函里,有少数破损,好在没有缺页。整个十函,144册,1929年福记书局印刷的第一版《济公传》,按照行规的话,能称得上‘九品’!

    与其他收藏一样,收藏连环画也十分讲究品相。封面、封底、书脊和内页中的扉页、内容提要页、画页、版权页“七全”的为全品相;残缺的即凡不具备“七全”的均为残品相。全部品相分为10等,10等为最佳,品相降一级价格一般就要打五折。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在遇到十分难觅的,封面、封底稍有缺损者也应当留存,所谓孤本要优于品相!

    “老板,东西不错,搭搭手吧!”

    中年摊主点了点头,把《济公传》收拾好后,右手朝郭守云伸了过来。

    第一次搭手,郭守云颇觉新奇。很快他便感觉到摊主在他伸开的掌心里轻敲了五下。

    按照周子琪的说法,五下就代表单位为‘十万’。在他敲完后,郭守云摸了一下他的手,是个‘一’的手势。紧接着对方又在他的掌心敲了四下,又做了个‘八’的手势,然后便拍了拍郭守云的手掌。意思就是他这套1929年民国版的《济公传》要价18万!

    郭守云明白,这个价格肯定是贵了。所以他按照自己理解的搭手规矩,给出了个10万的价格。

    双方你来我往,最后以15万成交!

    在郭守云买东西的时候,周子琪全程围观。不过碍于行内的规矩,这种时候外人不能插话。再加上东西也确实是真东西,郭守云又不差钱,所以他便没开口。

    等到两个人交易结束,东西入了郭守云的手,他才走过来问道:“花了多少钱?”

    “15万华夏币!”

    “15万!”周子琪品味了一下后点了点头,“沈曼云是民国时期连环画名家,与赵宏本、钱笑呆、陈光镒号称‘四大名旦’。他的《济公传》线条流畅,画法精湛,堪称精品。1929年福记书局印刷的第一版《济公传》总共十函,144册。经历了‘破四旧’之后,能流传到今天的大多已经不全。全套且品相好一些的更少,极具收藏价值。15万虽然比现在的市价贵了一点,但升值空间很大。”

    “这么说我没买错东西了?”

    “当然!而且买对了。”

    郭守云点头后,看了他一眼后,“你呢,有什么收获没有?”

    “暂时还没有看得上眼的,不过时间还早。看看再说!”

    “走吧!”

    十五万华夏币买了一套民国版沈曼云的《济公传》,虽然称不上捡漏,但也算有所收获。郭守云对接下来的鬼市兴趣更浓了几分。

    不过那怕周子琪陪着他把整条街逛完,也再没遇到让他心动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