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三谢将军于此

    第六十九章 三谢将军于此 (第3/3页)

    编席的竹条而已,怎么就让入谷的大军不敢前了?

    “前路山道,皆是笋一样密密麻麻竖着的竹签。”

    一个黄巾在同伴的搀扶下,边抬脚边道,“吾等不妨之下,一脚踏上即伤,草履踏上竖竹签,与无履等同,重者竹签直接穿脚掌而出,人立扑。”

    “中箭且能退,踏中竹签,走几步都难,一竹签可废一卒。”

    一旁的黄巾卒急急帮腔,“若要撤下,非再添一人搀扶不可。”

    “…嗯?…嘶。”

    身前几个黄巾伤卒,见邓茂眼神不解,互相架着把一条条腿抬了起来,亮出了一个个草草包扎的脚底板。

    未用土块草絮包扎的几个鲜血淋漓,疮口发黑的脚底板一亮,邓茂马上就是眼神一抽,倒吸了一口凉气,心口仿若被重拳猛击一计,闷的厉害。

    阵前释俘,悬羊击鼓,竹签大阵,三谢将军于此。

    葫芦谷内的李小仙,与当日营中的短毛妖,真是一个妖么?

    为何明明我邓茂比他李轩兵多十倍,他却步步令我进退不得?

    便是一个日常编席的篾条,不过砍宽点,削尖点,朝地上简单一插,竟就成大阵了?杀伤竟堪比弓弩?

    草履,竹签,专扎脚底板儿?

    “李轩将军的不是,奸诈小人的干活。”

    邓茂嘴一咧,小脸扭曲,差点哭出来,“两军交战,竟他妈整幺蛾子。”

    ……

    居庸南径,葫芦谷。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个瓜。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

    一阵销魂的歌声在谷中飘荡,“…小小藤甲,神通广大,刀砍箭射,都不怕,呀呀呀呀。”

    葫芦谷北口,刚打退了居庸城下黄巾老弱的一波攻势。

    三十重甲士堵口,身后三十抛射弓手,两旁斜坡各二十弩手,弧形扇面下射。

    弓手抛射十六轮就下去歇,重甲士杀一阵就替换一部分,两旁顺谷内山势斜坡,北方军士卒正在铆楔铁钉,栓麻绳横木棍,做攀山梯与悬空栈道阳台,供弩手更顺利的攀爬与轮换。

    面对北方军百人重甲弓弩组成的堵口小队,从羊肠山道一波又一波钻出来的黄巾,开始还有不少盾牌遮挡。

    待手持钩镰大戟的北方军重甲士,一次次反冲锋下来,北口黄巾后续攻击梯队的盾牌都见不到几面了,往往二三十卒循山道至,半路就倒下一半了。

    幸存者不是朝上冲,而是惊慌逃回,再组织一波攻势,再被射回去,攻击频率间隙越来越大。

    侥幸能冲至谷口的黄巾捍勇之辈,面对绵甲,牛皮大衣,藤甲三层包裹的北方军重甲士,与杀躲在钟里的人差不多,莫说以命换命,黄巾伤亡一百,能伤一个重甲士就不错。

    打退了北谷口黄巾十六波攻势,山道中被拖走的重伤与尸首都不下二百具,俘轻重伤黄巾一百六十三人,北方军重甲士一共伤亡十九人,其中仅一人被长矛捅颈阵亡。

    “你个亭长,老拎着刀朝上蹿做什么?”

    谷中搭了个高台,上摆一溜高背大椅,人坐在上面,借助高度,平视即可俯瞰谷口与山道内的战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