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于氏代码

    第十九章 于氏代码 (第2/3页)

名字,以及附有他们的绰号:大鬼影、地包杨和庆哥。

    江国强和杨幸福,是烟海第一代和第二代涉黑帮会的首领。前者被击毙,后者潜逃至今。

    现任经理郭庆,暂时没有证据证明他是现任帮会老大,但团伙成员确凿无疑。

    在南墙案板上,是一系列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的代码。

    所谓英文字母,是于大海为了便于记忆,用汉语拼音转换而来的。

    数字表示主次顺序和重要程度。

    用代码指代,是因为被质疑的都是敏感人物。正如上面提到的,其中涉及市级领导、本局几位局级领导和部分中层干警。

    这些人既是于大海的同事,又是他的怀疑对象,在没有证据证明谁是内鬼之前,他必须严守秘密。否则,一旦名单外泄,必将在全市乃至黑白两道引起轩然大波。他可不想成为同事们的众矢之的。

    每次独自一人呆在密室时,于大海的心情都是沉重不安的。把自己的同事们列在案板上,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更不是他的初衷。

    事实就是这样简单:一个防不胜防,犹如鬼魅一般作奸犯科的家伙,他于大海却只知道对方可能是一个绰号大人物,至于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官是民,是警是匪,一概不知。但是,借用大鬼影的话说:你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事实上,于大海早已经感受到对方的存在,所以,才让他产生挫败感和内心不安。

    在没有目标,暂时无法设防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最大伤害,也为了能找到大人物的线索,于大海不得不盯住身边的每一个人。

    于大海经常为质疑战友的操守深感不安,认为自己犹如无耻的诛心行为一样。基于最近两年,本局多次发生泄密事件,他唯有做出这种近似与疯狂地选择,希望尽最大努力,减少牺牲,不再发生于坚之死这种恶劣案件。

    把这些同事列在案板上,是出于多种考虑。他们的职务和工作的特殊性,可以名正言顺地与犯罪分子接触,因此成为对方首先用行贿、拉拢、腐蚀等各种手段攻击的主要对象。

    为了方便记忆,于大海根据每个人的职务、级别、姓氏等主要元素,制定出代码。

    代码的基本结构是:甲、乙、丙、丁等,表示行政级别。甲代表局级,丙代表处级,C代表科级……以此类推。

    数字,表示顺序。

    将姓氏中的最后一个汉语拼音,转换成英语字母,再把它们综合组织起来,构成一个秘密代码。

    比如,局长马陆的代码是:甲,代表行政级别,局级;顺序是1;姓氏拼音是马(ma),把a变成大写A,最终构成其代码,甲·A1。

    在案板上,从左至右排列的代码是:

    甲级有——甲·A1、甲·U2、甲·E3、甲·G4等局级人物。

    乙级有——乙·N1、乙·N2(L)、乙·G3、乙·O4等中层若干人。

    当遇到两个相同字母时,于大海选择在第二顺序人的字母后,赘上对方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的首字母,以示区别。比如:乙·N1、乙·N2(L)就是如此。

    丙级有——丙·G1、丙·U2、丙·I3。

    在这些代码中,比较特殊的是丙·G1和丙·U2。

    这两个人均有仕二代背景,在平时工作中,刚愎自用,投机取巧,好大喜功,口碑较差。

    但是,他们被挂上案板的原因却是:安全地带所在地,正是丙·G1任职的西山派出所管辖之内。另一个是,有线人提供消息,丙·U2与涉黑团伙成员之间的关系混乱不清。

    ~~~~~

    当广播里提醒旅客金城西站终点站即将到达时,乘客们开始整理行李,准备下车。

    坐在一号车厢09A座的吴望,仿佛与他无关一样,默默看着窗外划过的金城夜景。

    列车徐徐停下。乘客们提着大箱小包开始下车。当车厢里的旅客所剩无几时,乘务员过来再次提醒吴望,本次列车已到达终点站。

    他表示感谢后,从行李架上取下双肩包,拿起棒球帽,走下车厢。

    月台上,已经没有几个乘客。吴望习惯地站在车厢前,四处查看,在确定没人注意自己后,脸上终于露出笑容,自言自语一句:安全到达。然后,他戴上棒球帽,轻轻往下一压,转身离去。

    虽然回到这个有家的古城,他却没有回家的欲望,选择住在离家近在咫尺的金都宾馆。

    因为工作性质,吴望喜欢把宾馆,看作古时的驿站。

    对一个旅人而言,家让人牵挂,使人留恋。而驿站,是一个让你随时出发的休息区。

    在金城这个家,一个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