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格物院

    第四百八十五章 格物院 (第2/3页)

们认为绝不能让民间的凡夫俗子涉足其间,从而违背礼数规章与破坏天家气象。

    自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华夏文明就在轻视科学技术的歧途上越走越远。

    儒生们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他们虽不似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徒们那般排斥科学,却也不会去主动提倡发展科学,即使有人探讨天地奥妙、钻研自然原理,也往往只是兴趣使然。

    如中唐时期大文豪韩愈所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在封建时代,掌握科学实用技术的人才大多社会地位不高。

    尽管李曜觉得反对之声听来相当荒谬可笑,但她身为公主,至少要在明面上顾及皇家的尊严,只得顺应大众的呼声,也自觉站出来奏请皇帝另择别处来营建格物院。

    李曜退而求其次,却不打算舍近求远,根据她的设想,只能在长安城中选址,于是又经过了一番波折,格物院最终在人迹罕至的昇道坊南区落成。

    格物院仅从国子监单独分出来了五十个学额,自然不需要太多的学舍,所以按照朝廷的预算营造出来的格物院建筑规模非常有限,其整体面积还不及李曜在平康坊的旧邸“明园”。

    不过,李曜并没有为此感到不满。

    因为当前唐朝每年参加科考的士子顶多有千余人的规模,而新兴的格物科虽然录取率比明经科还高,但毕竟是一个冷门中的冷门,考试及第者能否入仕,几乎全靠李曜的关照。

    再者,格物院不止是单纯的学校,同时也是科技研发机构,若是人太多或地盘过大,反而会增加技术保密工作的难度。

    正如当前李曜主持的重点研发项目“马蹄铁”,难点不在于铁片的制造,而是其配套的钉子。

    在这个时代,中原的铁匠们打造铁钉,通常采取的办法是先将热铁块锻造成细铁条,然后再逐一剪断、研磨、敲打成形,实在是费时费工,而欧洲则采用人工拔丝法来制造铁丝、铁钉,虽然效率高出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