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好久不见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146章 好久不见 (第1/3页)

    “对于香江影坛,如果说950年是属于百花齐放的一年,长城、永华、华南等佳作频出;那么95年,必定是属于黄梅戏的一年。

    隔着半个世纪的今天追忆往昔,历史已经显得遥不可现。我们所能知道的,也就是那些老旧报纸上的所闻所写。

    然后经由着这些,去一窥当时的黄梅戏盛景。

    黄梅戏起于鄂兴于皖,最终却在隔了半个中国的香江,被世界所知。这其中的零零总总,想来是的导演加编剧杨秋老先生,那时所不曾预料到的。

    上个月末本人有幸在三亚举办的金鸡百花奖上,遇到了从香江出发前来颁奖的杨老先生,多方探寻引荐之下,精神还算矍铄的杨老先生,终与本人畅谈起了过去的那些时光。

    由此,我也仿佛依稀见到了当年的情形。

    立项之前的香江影坛,国粤语观众分流严重,国不看粤、粤不看国那是常景。无数的导演和编剧们,都在摸索探寻着一种能把两种观众同时拉入影院的方法,但纷纷以失败而告终。

    不过此时身处话剧团的杨秋导演,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那便是无论戏台上唱的是京剧还是粤曲时,台子下面总有那么一拨人,是同一批观众。

    细问之下,才知这些人虽不懂词却喜调。

    故看之。

    杨秋导演深受启发,于是将目光转向了中国传统戏剧,一番探寻之下便发现了通俗易懂的黄梅调。

    选定了传统剧目后,经由十余遍的辛苦修稿改曲,使之更加通俗易懂之后,才拍成电影上映。

    最后,终成一代经典,引发了香江十多年的黄梅戏热潮。

    据杨导亲口赘述,当年上映之初,众人其实一开始并不看好,因为那时的古装片,并不赚钱。

    只是没想到,戏院反馈过来的情况却出人意料。

    仅仅只有两天的时间,戏院便卖光了全部场次的戏票,导致全香江一票难求,院线不得不又加急延映了一星期,才缓解观众的购票之忧。

    杨老先生戏言,当年他们公司有一个扫地阿姐,后来有一回告诉他自己去看了八遍,还顺口跟他唱了一段‘卤水轻扇腚消炎’,乐得他当月便给阿姐多发了一百块奖金。

    由此可侧见的影响之盛。

    及至下映之时,观影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一万,票房更是高达四十三万港币,打破香港历年来的票房记录。

    这个记录直至两年后,才由杨秋导演自己给破掉。

    而那时香江的街头巷尾,到处可以听见‘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哼唱声。别人要是唱了上句你接不下来,就是过时就是老土。

    街上处处黄梅调。

    黄梅戏之年,由此而始。

    ——张伟”

    年少的杨秋自然不知道半个世纪之后的自己,还是那么的满口胡话随便忽悠,更重要的是还把人家文艺怀旧小青年忽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