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硝烟味

    第170章 硝烟味 (第2/3页)

人八条公约。

    此公约的第四条,便是要求大家实行简单朴素的生活。

    这七万港币的片酬闹得香江如此热闹,肯定是和简单朴素扯不上一点边的;再加上李俪华接着个片乃是突然之举,读书会里竟然没一个人知道,还是后来从报纸上得到的消息。

    而且过了这么长时间,李俪华竟然没有去读书会解释过一句。

    顺便着,联想着李俪华最近连读书会的一些活动也不参加了。这时候读书会里的人,才感觉到李俪华这边不对劲。

    但是显然,李俪华和读书会的沟通出了问题。

    不然《电影圈》这本杂志上,不可能直接出现批评李俪华的文章。

    这等于,大家公然撕破脸了。

    还是读书会先撕的……

    特么的!

    虽然看不惯读书会的某些做法,但杨秋还是想说,还是这时候的国家宣传部给力,战斗力比后来的谴责部厉害多了。

    至于为何李俪华忽然从左转右,和读书会决裂,后世也是众说纷纭。

    其中有政见不合说、港府恐吓说,甚至金钱利益说,种种不一而足,让人分不清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但就据王元龙所诉,事情没那么复杂,纯粹是因为感情上的事。

    上面提到的《诗礼传家》,制作公司名叫大光明影业,自然也是左派电影公司,不过这家公司四九年的时候,便撤回了大陆,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诗礼传家》的导演,名叫陶津。

    这个名字杨秋倒是异常熟悉,因为他当年考入永华的第二题,便是表演《一江春水向东流》里男主角张忠良的台词,而张忠良的扮演者正是这位陶津。

    陶津能当上主演,自然外貌上差不了,儒雅帅气不外如是。

    演而优则导!

    《诗礼传家》正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而陪他演对手戏的女主角便是李俪华。

    那时候张续谱刚刚抛弃妻女不久,李俪华自然心伤郁闷,陶津为了他这第一部戏尽心尽力,对着女主角自然多关注了些。

    可这关注来关注去,不得了,两人竟然对上眼了。

    这下可不得了。

    顿时惹得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为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