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请缨

    第十九章 请缨 (第2/3页)

;叛逆若挟十万之众而叩,臣敢请为陛下吞之。

    今当请缨,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臣河东太守董卓再顿拜首。

    中平二年元月。”(文言文实在太难了,狂秦只能写成这样了,还请兄弟们见谅。)

    太守府大堂,如今董卓麾下十个重要的文武部下都齐齐到场,分文武两列落坐于大堂两侧。

    右侧依次为河东郡都尉董旻,骑都尉华雄,校尉徐荣,别部司马董璜,别部司马高顺,别部司马徐晃。

    左侧以河东郡丞李儒为首,往下依次是长史兼安邑县令杜畿,主簿卫觊,功曹徐江。

    “伯觎,汝饱读诗书,通晓辞赋。且看某家此表写的如何?顺势帮某家涂改一番。”等卫觊读完自己写的这篇表文,董卓盯着卫觊说道。

    “主公此表感情真切自然,得体合理。在下以为,不需作任何修改,如此甚好。”卫觊笑了笑,悠然地说道。

    卫觊下首的徐江接过话道:“此表真情流露,忠义之心溢于言表,昭然若揭。若过多修饰,则过于伪,反而不美。”

    “倒是这么个理~啊!某家一介武夫,若是上的一篇表词藻斑斓,篇章华丽。说出去也没有人相信,到时候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既如此,伯觎,你早些派人送往洛阳,陈于天子眼前。”

    董卓毕竟不是以前的董卓了,能作为特种部队的参谋长,又岂是泛泛之辈。先前只是想给天子一个好的映像,以至于进入了误区了。此番卫觊、徐江二人明说暗点,董卓恍如醍醐灌顶,一想就通。

    “主公,在下以为如此不甚妥当。如此之法,将希望全然寄托于一纸表书,中间却又太多的未知因素,导致功倍垂成。”一直没有说话的杜畿突然说道。

    “其实某家也知道,最稳妥的方法便是派人前往洛阳走走十常侍的门路,或是寻那大将军何进以为后援。然如今我欲效法于前朝王巨君,自当以身作则,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