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夏夏学字

    第三十三章 夏夏学字 (第2/3页)

预估到夏夏还有其他路径把墨水蹭身上。

    鼻子上突然被小叔刮了一下,夏夏的小爪子不由自主地捂住了鼻子,在大人们还没来及反应过来,她手里握着的毛笔就随着手的动作在她脸上画了一道黑黑的墨痕。

    “小花猫”夏夏奇怪地看着满屋子哄笑的人,想了想又继续在纸上写起“一”来,俨然一个勤奋好学的乖宝宝,就是脸上那一横明显了点。

    还是爱操心的妮儿姐姐忍不住了,哄着夏夏放下了笔,带着她去厨房洗脸去了。

    家里的蒸饭铺子还没开张,宽敞的厨房里很空,只有原主人为烧炕预留的小灶台里烧着火。

    此时,灶眼上一口锅里正煮着白菜野菌汤,妈妈在看着火候;姆姆挥着铁勺在旁边大铁锅里炒豆芽菜;还有一口小的铁锅上隔水蒸着一个圆溜溜的小木桶,里面飘出了浓郁而纯粹的大米香气,仔细分辨,那米香中还有一股清新的原木气息。

    冬天,天寒地冻的,应季没有什么新鲜菜。刚搬来这个四合院没多久,秦家人也学着周围的邻居们冬天囤大白菜。

    不过他们家不是就近去菜市场几百斤地买。秦家三兄弟不怕辛苦地跑到了郊县,由经验丰富的秦大哥挑了不少个头饱满圆润、叶球紧实柔嫩的好白菜,几乎把那家菜农家品相和质量皆佳的白菜一网打尽。

    虽然临近的丰四季乡和好几处郊县都有“暖房”里栽培的“洞子货”(温室反季节蔬菜),可那暖房出来的脆生生的黄瓜一斤就要两块五,比两块三一斤的猪肉还多2毛,真赶上“菜比肉贵”了。

    一家人在丰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往后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夏夏的大伯母还是秉着能省则省的精神来持家。

    往常还在竹溪村的时候,冬天河水不封冻,家里时不时还能去捞几尾鱼打牙祭;山上还经常有小型的野物出没,勤快点的人家去套只山鸡、野兔的也能吃顿肉。

    秦大嫂心疼家里人,再俭省的情况下也希望能多给家人寻摸些新鲜吃食,便和丈夫一块想起了办法来。

    夏夏的大伯秦望明今年三十不到,已经在田里耕耘了快20年,种田上是一把好手,头脑也不笨。去了丰四季乡不少回后,他自己琢磨了几天,在院墙边上依着烧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