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终于高考

    第二十六章 终于高考 (第3/3页)

都是最好的,别有压力。”

    这是云子桐第二次参加高考,也自信自己的水平足以考上大学,但毕竟不是百分百的把握,而且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通过高考是回城最好的途径,所以要真一点儿都不紧张也是很难做到的。

    不过听了老爷子的话,她还是轻轻舒出一口气,放松了身体,回了一个自信的笑容。

    第一天文理科考的科目都是一样的,早上考的是政治,中午回家吃了饭,休息了一会儿,下午去考的是语文。一天的科目考完云子桐才算真正放下了心,之前还是挺担心的,毕竟这个时候的政治有点特殊,政治考试咋考谁也不知道,以前在后世的时候也从来没关注过这方面的事情。接下来一天文科考的是数学,史地;理科考的是数学,理化。

    两天的考试过后,云子杉的高考就结束了,但云子桐的考试却还没结束,她要加考一门英语。她很早就想好大学专业就选第一世学的英语专业,虽然现在这个时候的外语专业中俄语才是主流,但对知道不久后就会改革开放的她来说,英语才是最有用的外语,而且这辈子从知道老爷子英语口语流利,家里甚至还有藏的很好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英语原版小说,她就更有理由把英语这门外语又捡了起来,小时候还忽悠着俩哥哥跟着一起偷偷的学,只是俩哥哥都对英语都没啥兴趣,学了一段时间就果断放弃了。

    考不考外语考试,就取决于你报考的专业,与后世的先考试后填志愿不同,这个时候是先报志愿再考试,志愿分两类,一类填大学,一类填中专,填大学就考大学的题目,填中专就考中专的题目,这对所有的考生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考验,需要考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准确的心里预估。

    云子桐和她二哥没任何犹豫,报考的都是大学,但于此相反,有些人因为学业荒废了多年,想着报考人数的众多,录取比例才5%,就只敢填报中专,这其中不乏成绩出众的学生,就造成很多能力与志愿不相匹配的案例,这些人在多年以后再想起自己现在决定,多是满目含泪,悔不当初。

    考试考完了,接下来还是要回白溪村边干活边等成绩,毕竟他们在档案上还是下乡的知青,只有等成绩出来确定考上大学了,才可以名正言顺的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