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河东有卫家,卫家有情敌

    第11章 河东有卫家,卫家有情敌 (第2/3页)

经常研习兵书,常幻想自己身强体壮,能象卫姓先祖大将军卫青一样驰骋沙场、保家卫国。这一点倒让刘琦不再小看卫宁,还与他诚心相交。两个有志向的少年自然有许多共同话题,两人常常来往。卫宁更是从家中藏书中带出两部兵书《孙子兵法》、《太公兵法》供两人共同参详,最后还借予刘琦抄录一份。

    刘琦感激卫宁,可也就只能心里感激一下,卫宁这小身板完全不能习武,刘琦又不会医术,也不知他日后是得了什么疾病还是从小就有什么慢性病,完全救不了。只能心里感慨:这本是一大才呀!可惜早早地沉沦于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了,不然三国的历史中应该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好兄弟,放心吧,你的妻子我来照顾!啊呸!什么他的妻子,明明还不是,而且有自己刻意为之,那也肯定是不了!还是说“好兄弟放心去吧,别留下惦记我媳妇儿了!”比较合适,嘿嘿!

    就这样,刘琦与心中的假想情敌成了好朋友!因为卫家家族史悠长,所以家中藏书颇丰,各行各学多有涉猎,这让刘琦在安邑一呆就是两个多月,恨不得将这些书都搬走。竹简实在麻烦,又占地方又不便携带,一部《春秋》就得用车来装,随身携带你能带几部书?没办法,想方便就得造纸。这时候蔡伦已经改进了造纸术,纸已经有了,可造价太高,还没有推广,别说用来抄书,由于稀少,连写字都是舍不得的,因为实在太珍贵。

    想到纸质书,刘琦想起前世曾看过纸的发展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纸张出现于西汉,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三国时期有东莱人左伯再加改进,到两晋时期开始推广流行的。若能造纸印书,那岂不是一大财路?我是不会,这不有左伯嘛,等咱有了地盘想尽办法挖过来岂不是大有可为?

    这两月典韦也不再叫嚷着打仗切磋的事了,因为刘琦传授了《孙子兵法》予他研习,学得慢,但其乐无穷!谁叫人家想当将军呢?

    又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来河东的正事还没办呢!虽然推算关羽还在河东解良,可不怕一万就怕怕万一,万一走了呢?那可就损失大发了!又要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