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各有稻粱谋 第八十六节 东方红的黄埔军校

    第二卷 各有稻粱谋 第八十六节 东方红的黄埔军校 (第2/3页)

“而且明年东方红酒业是奠定霸业的一年,离不得他。”

    “那月凤呢?我觉得她进入状态很快,之前她去合肥南京那边之前,我还不觉得,这一趟回来,简直让人刮目相看,如果不是我也去昆明打磨了一番,我都觉得该我来协助她了。”

    高柏山的心胸很宽,这一点也是沙正阳最看得起的。

    几次二人在一起闲聊的时候,高柏山都说自己文化低了一点,见识浅了一些,悟性也差了一点,大概优点也就是能踏实吃苦,也能听得进人言这点儿优点了。

    沙正阳反而觉得光是能听得进人言这一个优点足以抵消其他所有缺点了,能听得进人言,也就意味着能用好人,

    宁月凤的成长的确很快,大大超出了沙正阳和宁月婵的预料。

    之前两人都未曾想到这个个子不高长相普通的女孩子也许就是干办公室文员的料,未曾想到在合肥和南京的市场开拓上却是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基本上每天出门去开拓渠道,联系市场,都是走的最早,回来最晚,其结果也不言而喻,成绩惊人。

    皖省七个最重要的渠道商有三个都是宁月凤谈下来的,而且迅速结成了相当稳固的关系,让人不得不承认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而且经过皖省和苏省的市场锻炼,宁月凤的口才和应变能力也锻炼了出来,加上她还会电脑,所以很多工作都通过电脑来进行梳理总结,形成文字性的材料,俨然成为一个行政主管的架势。

    现在连高柏山、宁月婵和焦虹都受宁月凤的影响,主动开始学习电脑,也让沙正阳格外满意。

    “这事儿先说在这里吧,暂时不要告诉宁月凤,还得要看看她这一年的表现再说。”沙正阳不无感慨的叹了一口气,“说来说去,咱们什么都缺,缺人才,缺时间,缺经验,啥都白手起家,东方红酒业想去招几个大学生,人家一听乡镇企业都连连摇头,连问都懒得多问。”

    这一点也说到了在座几个人的心坎上,手上可用的人太少了,要说东方红酒业在兼并了县酒厂和县罐头厂也有好几百号工人了,但是真正能合用的人却寥寥无几,尤其是能开辟市场主动出击的人才更是稀罕,县酒厂和县罐头厂这帮人已经习惯于在原有的思维模式下工作生活了,你要让他们出去闯荡,太难了。

    沙正阳不担心县酒厂的生产,这是最简单的,但接受县酒厂之后产能大增,也就意味着还需要在市场上去继续突破进取。

    否则一旦新厂区的产能建设完成,两万多吨白酒的生产能力全数释放出来,比起现在的压力还要大几倍。

    可随着市场的扩大,所需要的营销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现在宁月凤、何维、杨科等人都已经能独当一面,但是仍然还有许多地方捉襟见肘。

    “我有个想法。”思考了许久,沙正阳才慢慢道:“短期内,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