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百四十六节 集团化,新领域

    第三卷 第一百四十六节 集团化,新领域 (第2/3页)

到了什么,笑了笑,“那你们怎么来调查?”

    “其实也不复杂,就是在不同区域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样本进行抽样,比如我们会在燕京选择四百人,100人是16岁到30岁之间的样本,30岁到50岁之间200个样本,50岁以上的100样本,因为考虑到30到50岁之间是白酒消费的重点群体,所以特别增加了100个样本。”王澍胸有成竹。

    “其他省份也有取样调查?”沙正阳继续问道。

    “嗯,在和津门和冀省我们也搞了,津门和燕京一样,而冀省主要在石家庄和保定两式选择样本,我觉得这两座城市可以代表冀省了。”王澍介绍道。

    石家庄是省会,保定是冀省过千万的大市,也是原来老省会城市,所以这也符合定位。

    “那你们调查内容呢?”沙正阳穷追不舍。

    “内容设计上还是要区分,像东方红老窖1949,咱们就会在看电视的群体中进行筛选,设计几个问题,看过广告没有,对广告的印象深不深,会不会因为看一次广告之后购买或者消费,对产品的印象等等。”王澍耐心的解释。

    “这个设计问题也比较复杂,比如这东方红老窖1949吧,价格太贵,逼格太高,很多人看了,印象很深,但是他不会购买或者消费,因为他限于消费能力原因,买不起,或者没机会消费,但是他印象深,对产品有很高的好感和认同感,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终于觉察到沙正阳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真正对此感兴趣,王澍也有些高兴,这说明自己的工作深受“幕后大老板”的看重,这是好事儿啊。

    “他消费不起没关系啊,但在日常生活中一提到东方红老窖1949,就会竖起大拇指,说那酒特牛逼,多少多少钱一瓶,那味道如何如何,比茅台和五粮液还要好等等,或者他只喝过一回,但是也会大吃特吹,这对产品的逼格和美誉度提升极为有利。”

    “嗯,有点儿意思。”沙正阳笑了起来,他觉得王澍这家伙的脑瓜子特别灵,还真有点儿这方面的才华,当个律师真的有些可惜了。

    “再比如,《秋菊打官司》上映的时候,我就专门请了几个人到燕京的几家电影院去做过调查,当然那时候主要是看老谋子的电影质量效果,以便于为日后和他的合作做准备,但是我也就考虑到了咱们在电影里的广告插入,那红旗大曲,观众看后有没有印象,如果电影质量再好,很受观众欢迎,但大家对咱们的产品都没有印象,这说明投放效果不好,要么这类片子不值得投放这类广告插入,要么就是导演在情节设计上没考虑好,……”

    沙正阳真的想要给王澍竖一个大拇指,这个家伙的确值得夸赞,这一项工作人家是真正上了心用了心,对得起这份工资和东方红集团给的股份,不过对这项工作他有了新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