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黑了心

    第四百二十五章 黑了心 (第2/3页)

内的大型医疗公司一旦发现了可能突破技术壁垒的技术,他们都会抢先注册专利。就算是他们不使用这门技术,但是也不能让技术流入到其他公司工厂手上。

    国内的某些公司,辛辛苦苦自主研发了好几年,觉得终于绕开了海纳姆的技术壁垒,研究出了一套全新的磁共振技术体系。但是刚刚申报呢,海纳姆那边的警告信就来了。他们会告诉国产厂家,你们的技术我们早就有了,早就申请了专利。你们要使用的话也不是不行,要么缴纳巨额的专利费,把利润的百分之九十五都交给海纳姆。要么就不许使用这样的技术。

    好几年的辛苦,好几亿的研发费用,就在这一瞬间都打了水漂。

    高端技术迟迟不能突破,国产厂家除了拿补贴之外,只能依靠中低端市场混饭吃。毕竟要先活着才有可能解决技术壁垒进阶高端市场。

    但是低端市场好混吗?答案是否定的。

    磁共振设备之所以那么贵,说到底就是因为几家大公司形成了技术垄断,他们把持了市场,成为了卖方市场。

    也许在高端设备上,成本物料的价格确实下不去。但是在中低端设备的领域,海纳姆之流的公司早就已经可以将设备的生产成本控制在一个极低的价格上了。一台低端的磁共振设备,此前也许要卖到三百万元一台。

    国产厂家一看,行啊!价格还算可以,有利可图啊。几个国产厂家一合计,我们突破技术壁垒,然后生成低端设备,到时候一台机器的成本能控制在一百二十万甚至一百万一台。到时候发售价格控制一下,卖个一百四五十万,这样还能赚到钱,也有钱去继续研发高端技术了。

    厂家们想的很好,可是当国产厂家真的研发突破了低端产品技术壁垒之后,还没等他们开始生产发售自己的产品。海纳姆公司的设备就直接腰斩售卖。

    原本三百万的设备现在只要一百五十万,统统一百五十万啊,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啊。

    海纳姆公司的设备是真的要卖三百万一台吗?不是,其实他们的生产成本可能比国产厂家还低。因为刚刚研发出技术的国产厂家还需要在设备里分摊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