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和平主义者之怒

    第十七章 和平主义者之怒 (第2/3页)

四面八方的山林中草木晃动,一杆杆书写着来者身份的大旗在竖起。

    “是宁国军!”勾六目眦欲裂,怒吼出声。

    卢直震惊:“不是说宁国军早前已经撤出周围地区,全都去围攻铁门关了么?”

    野狐岭这边地形险要,镇宁城易守难攻,后方还背靠鸾河,是织州四方最险要的地方,也是织州的南大门,一向不为宁国军所喜,早些年在这里碰得头破血流后,早就不做破关之想,每逢大战,也只是派出偏师,牵制织州南部军力罢了。

    此时织州和宁国的主战场在铁门关,那里是织州的东大门,只要破关而入,织州柔软的腹地就完全暴露在宁国军视野之中,而围城战往往讲究十则围之,意思是想要完善包围圈,得有十倍的兵力。

    织州也好,宁国也好,到底只是耀朝地方诸侯,而且是实力并不算很强大的那一类,织州动员起来的话,能聚合的最高兵力大约有两万,宁国更富饶强盛,要多一些,大约三万,如果算上其附庸,大概在四万到五万之间。

    这样的兵力比例,显然让宁国在围攻铁门关时不得不全力以赴,别说分兵攻取镇宁城了,就连偏师都不大可能派得出来,可现在,勾六一扫山林中旗号,肝胆欲裂。

    “看旗号,竟是宁国八大将中三将到来,其率领的军力,至少也有三千之众!该死,宁国什么时候抽调了这么庞大的力量,前来了这里?”

    冷兵器战争时期,观看敌军旗号是重要的军事识别手段,宁国八大将是指宁国八名知名度最高的将领,勾六就是看到了三面属于八将成员的旗帜,根据往日所知,推断出敌人兵力的。

    三千人,相较宁国军总兵力的确已经不少,何况还是知名将领率领的军队?这个时期,这就是精锐的代名词!

    然而敌人是不会告诉勾六,他们的行动计划到底如何确定的,在老兵愤怒的咆哮声中,宁国军已经潮水般从山林里现身并冲锋而来。

    这些敌人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