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早春时节(五)

    第五十章 早春时节(五) (第3/3页)

发生什么,可是又有谁能阻挡得了,又有谁敢去阻挡呢?

    妻弟是连夜出发的,上京打点还是有必要的,毕竟现在谁就招抚的事情说出个一定来,尤其是郑成功早前还表现了很大的诚意,将徐得功都送给了刘清泰,很多人眼里这事情之所以会迁延至今,说到底还是那个多管闲事的陈凯在作祟,一个个的恨不得扎小人儿把陈凯咒死。当然,也有更多的人则在求神拜佛,给陈凯立长生牌位,盼着他能多撑一段时间,好让他们再多赚些银子来。

    福建官场的饕餮盛宴即将进入高潮阶段,有刀俎,自有鱼肉,那些作为鱼肉的百姓们则是多有逃亡他地,或是入山避祸的。

    福清县的黄檗山上,此处在几个月前由本地绿营清剿过一次,将那几十号抗捐抗税的百姓一网打尽。但是,几个月下来,这山上的百姓却越来越多,本县的绿营已经向福州总镇府上报过了,说是上一次被击溃逃窜的贼寇串联了其他地方的贼匪再度盘踞山上,准备过段时间有空闲了便再行围剿一次。

    对于那些抗捐抗税的刁民,本地的官府和绿营自然也不会放任不管,几个月下来,忙得是脚不沾地。相比那些官吏,他们赚的其实是辛苦钱儿,尤其是随着时日的推移,这辛苦钱儿就越难赚了。

    百姓越来越多,抵抗力度加大,上山者贫苦非常,也没有什么能够抢的了。这些都在影响着他们的受益,为此,男丁、老者斩首,妇女、孩子带回城贩卖已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最明目张胆的去做了,苦的只是那些百姓而已。

    “叔公,不能再这么待下去了,人太多了,山上的野菜都快被吃光了。照着现在的趋势,人是越来越多的,一直耗下去怕不用等那些杀千刀的官兵来剿,咱们林家就已经死光了啊。”

    以宗族为单位,百姓聚在一起,于这官府触及不到的山上争夺着一切可以生存的物资。但是,虽说是春天,万物生长,可是人太多了,野菜、野兔也是有生长周期的,早已被这些逃荒的百姓们吃得所剩无几了。

    可即便是如此,也同样是丁壮吃饭,老者、妇孺喝汤,一泡尿下去就又饿了,处处是孩童哭闹喊饿的声音。甚至,从外面已经传来了开始有人吃死尸的段子了。

    几年前,福建粮荒时惨状历历在目,可那时候还只是因为战事,在乡下,尤其是在偏僻所在总能过活。可是现在,要他们命的却是那些熟悉地方的官吏,从来都是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眼下岂不是正应在了他们的眼前!

    “去泉州府,那里是国姓爷的老家,听说国姓爷和陈抚军素来是主张轻徭薄役的,潮州、漳州和泉州的老百姓都能吃上饱饭。”

    饱饭二字,说来是有些夸张了。这年头儿,哪怕是有海贸支撑,明军占领区也同样是要缴纳税赋,要去服徭役的。日日吃饱,那是不可能的,底层百姓总免不了忙时吃饭、闲时喝粥。可是,比起眼下的福州、兴化、延平以及那福宁州,那里显然是人间天堂般的存在。

    此言既出,团坐众人无不是咽了口唾沫,好容易才将腹中的饥饿压下去。但此时,一个声音却怯怯的发出来,当即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可是叔公,早前不是说那些苛捐杂税是鞑子用来招抚国姓爷的吗?咱们过去了,一群外乡人,还不得被照死里盘剥的。”

    照着刘清泰和佟国器的办法,官吏们征收招抚银的时候,从来都是把招抚的事情说明白,指名道姓的告诉老百姓这银子的用处,为的就是败坏郑成功在福建的名声。

    然而,此刻话一出口,那个被众人称之为叔公的老族长却是毫不吝惜近来已经舍不得的唾沫,直接便吐在了那人的脸上,随即指着那人的鼻子便喝骂道:“狗官说了你就听啊?就算是国姓爷拿了银子,在县城外开粥场,你可见了那些贪官污吏们拿一文钱来施舍咱们这些穷苦百姓吗?那些狗官说的话绝计信不得。再者说了,国姓爷怎么说也是咱们福建人最起码比那些外乡来的家伙要可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