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迟到(四)

    第八十章 迟到(四) (第3/3页)

    见了面,汉人藩王自然不是宜永贵的那种寻常汉军旗人所能够比拟的,但是在固山额真的面前也不好太过托大。不过一如去岁的喀喀木,对于耿继茂这个败军之将,总也比不得对击退过李定国的尚可喜,此间谈及当前战局,亦是主要以朱马喇和尚可喜二人为主,耿继茂时不时的添上一句而已。

    “新会丢了,现在战局也就是这样了。倒是有件事,却是天助大清。”

    “哦?”

    “陈凯与郭之奇、连城璧二人不和,势同水火。根据细作报告,陈凯抵达新会之初,就立刻逼走了郭之奇。当时老本贼急需陈凯的炮队,所以对此默认了。等到新会沦陷,双方又闹了起来,这一次老本贼却没有向着陈凯,结果陈凯便直接带着他带来的福建兵分道扬镳去了。”

    明军内斗,原本危如累卵的清军因此反败为胜,这样的剧情已经上演了太多次了。无论是朱马喇,还是尚可喜,甚至是经验不足的耿继茂,他们都是见得太多了。对于尚可喜此刻谈及的事情,朱马喇只要听过了,便当即就是会心一笑。唯有那耿继茂,却是面有忧色。

    “这,会不会是陈凯那厮设的圈套,故意示弱?”

    虽说是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对于这么个被陈凯吓破了胆的货色,朱马喇从心底里是缺乏敬意的。对于耿继茂的发言,朱马喇只是点出了一点,那就是“无论示弱不示弱,老本贼也有四五万的大军,这是没有改变的”,只此一句,就把耿继茂给堵了回去。

    道理,耿继茂是明白的,说起来这两年下来,他也不再是当初的那个年少得意、目中无人的骄横王爷了,人总要经历挫折才能成长,他确实是有所成长了,起码那份骄傲自大是被陈凯砍得不剩下什么了。但是,两次被陈凯击败的事实也摆在那里,说出来的话,就总有一份畏敌如虎的味道在里面,很不是个滋味。

    眼见着耿继茂被朱马喇一张嘴就堵了回去,尚可喜看了看这个世侄,亦是不乏想起他对其人的劝诫。就说此事,陈凯确实是个诡计多端的家伙,这一点上是闽粤两省官场上所公认的。但是这一次,可能性确实存在,但是操作空间不大。

    如其对耿继茂解释过的,比如郑成功在福建大举用兵,陈凯能够用得上的兵马势必不会太多;比如陈凯已经与李定国分兵,隔着一条珠江水道,哪怕是明军水师强横,如入无人之境,但若是双方重新联手,也并非是那么容易的。至于这一次分兵,更是秉承了派系之争的常态,拿下了新会,双方看来都是觉得广州十拿九稳了,所以急着开始为战后的党争抢占更好的身位而夺取更大的功劳和利益,也是在所难免的。

    “本王与靖南王商议,新会失陷,便以东莞、顺德、三水三县继续拖住贼寇的大军,使其兵老师疲。但是,上个月陈逆凭水师夺占了广州城南的河南岛,这很可能是陈逆打算以此作为掩护,前去与老本贼汇合的前兆,所以本王干脆把顺德丢给了连逆。”

    尚可喜有意利用明军的派系之争,通过粤西明军来将陈凯和李定国隔开,朱马喇当然听得明白,心中更是难免道了一句“老狐狸”的夸赞。

    新会、顺德相继沦陷,明军水师更是明目张胆的将炮口夹在了广州城外。当下的战局看上去对于清军而言已经是险恶非常了。但是,尚可喜一顿操作过后,明军已经一分为三,如果算上那个反正了的郝尚久的话,更是一分为四,多不相连的分割状态,正是各个击破的良机。

    “郝尚久那个墙头草现在还在攻打河源县,那厮兵少,就五千兵马;陈凯有兵一万,主力在东莞;至于粤西的那些贼寇,也就是绣花针和陈奇策还比较能战,其他的都未必是地方绿营的对手。先取群贼,反倒是容易给老本贼以可趁之机。这一战的关键,还是在于老本贼的主力部队!”

    “那就擒贼擒王,先解决了老本贼。只要击败了老本贼,其他各路贼寇势必将自行瓦解。”

    征战半生的宿将,单凭着经验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看清楚对手的要害在何处。计划定下,双方分头执行,第一步自然是先解决掉靳统武猛攻三水的那支先头部队。

    此时,已经是腊月初十了。距离历史上新会之战最后阶段的大决战,已经只剩下四天不到了。

    注:出自顺治十二年修订的《定陶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