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战端再启(下)

    第五章 战端再启(下) (第3/3页)

城周边算起的。即便是殿下无所谓,将士们也需要粮草、田土。”

    “不行,竟成,这一桩是一桩。当年你甘冒奇险前来营救广州百姓,这些年为了他们的生计也是操碎了心的,现在要履行承诺,我自当是成人之美,才和大义。”

    你一言我一语的争执了起来,可内容却和方才完全掉了一个个儿——方才,郭之奇要,陈凯不给;可是现在了,却是陈凯非要给,李定国非不要。同样是陈凯一个人,片刻之间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态度,直让人大跌眼镜。

    两个人一推一让争执不下,在一旁,刚刚被陈凯讥讽过的郭之奇却似乎想到了什么,再一次加入到了战局当中。

    “十几万的百姓,所需房屋、田土为数不少,都要殿下来进行满足,陈抚军以县境作为交换,也属合理。不过,面对粤北乃至是南赣的虏师,不可由殿下来一力承担。不如这样,若是殿下觉得多了的话,那么就以香山县作为交换,那里的土地比较肥沃,军屯的产出也能有所保证。”

    又一次的和事佬姿态,倒是此番却不似方才那般咄咄逼人。但是,现在已经从面对尚耿两藩的盟友重新变成了政治上的对手,哪怕还有孙可望那个共同的敌人在,陈凯也绝不敢对郭之奇的说辞有半点儿掉以轻心的。

    此时此刻,陈凯眉毛低垂,香山县那三个字在脑海中不断膨胀,转瞬间就化作了地图上那个位于广州南部的县,那个在后世被更名为中山市的所在。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陈凯再度抬眼,当即便将此事应了下来。

    陈凯妥协了,可李定国原本是听了那番话后一个县也不打算接手的。可是到了现在这个份上,陈凯坚决非常,又有郭之奇在旁说项,李定国回想了他麾下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叹了口气,也就应了下来。

    双方达成协议,在潮州的广州百姓可以回到广州城,甚至可以回到曾经世代居住的坊巷和院落。而陈凯这边,付出的则是香山一县的治权。另外随着此事的确定,王庄的问题迎刃而解,优先归还旧主,其次进行屯田,当然也要满足陈凯当初对广州百姓双倍补偿的协议,可谓是皆大欢喜。

    此事一了,剩下的也就没什么了。关于奢侈品,分配的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就好,剩下的入库封箱。确定了这些事情,接下来无非就是按部就班的用兵,各自收取那些府县城池。而陈凯这边也表示,如有需要,粤东明军的炮队也可以去助李定国一臂之力云云。

    中军大帐内的气氛重新恢复融洽,正聊着,李定国却突然的脸色一变,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来,但是这时候双方已经把香山县的事情应了下来,他张了张嘴,却也没有说出来什么,便就此了结了。

    会议结束,一起用了午饭,下午时,陈凯表示要回城东的大营处置军务,便告辞而去。等他回到了城东的大营时,周鹤芝、江美鳌、柯宸枢、周全斌等将尽数到齐,陈凯通报了关于这一战的分赃情况,收获确定了下来,众将也颇为满意,只是对于香山县的易手纷纷表示了对郭之奇的不满情绪。

    “抚军,那澳门的佛郎机人按理说就是在香山县的治下,姓郭的老匹夫别是想从那里借力吧!”

    从来都是郑氏集团在海上欺负人,哪有敢还嘴的。众将多有不满于郭之奇虎口夺食的,你一言我一语的,猜测了多种可能,其中周全斌指出的这一点当即就引起了众将的附和。

    陈凯在郑氏集团的崛起,最开始便是凭军工生产。如今香山易手,郭之奇完全可以借助于葡萄牙人的力量来发展军工产业,尤其是在于,佛山那个地方是在李定国的手里面儿,李定国自身是没有独立的文官系统的,合作的关系,明廷的大义名分,粤西文官的渗透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些,陈凯并非没有想到,此间见得众将如斯,却也并不着急,只是冷笑着道了一句“没用的”,就不再提及此事。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