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各方(三)

    第三十五章 各方(三) (第3/3页)

入到了伏案工作的状态之中。片刻之后,门外又一个亲兵进入,送上了一份急报过来,王辅臣接过了书信,将其转递给了洪承畴,后者细细看过,先是一喜,随后竟更有一忧,在那看似老眼昏花,实则偶尔寒芒闪过,依旧刺骨冰寒的眸子里,一闪即逝。

    “鸥眉,廖文英那里已经得手了,连州八排的瑶民山寨已经尽数归附大清。原本盘踞在那里的贼寇马宝也已经逃窜了,只是逃窜的方向不太尽如人意。”

    “去南方了?”

    “是的。”公事处置完毕,用餐时分,洪承畴与黄志遴有一搭没一搭的谈着,提及此事,洪承畴看似轻描淡写,但是接下来的话却还是让黄志遴的眉头不由得为之一皱:“午后传来的消息,广州的细作声称,说是陈凯已经正式入主广州城了。”

    “这……”

    听到这话,黄志遴先是一愣,旋即便很轻易的想到了广东的政治斗争中陈凯战胜了郭之奇、连城璧这些粤西文官。现在他们在广东的主要对手变成了陈凯,相较之下黄志遴还是更希望面对粤西文官集团,毕竟在这群敌环伺的时期,对手变更,自然是越弱越好了。

    奈何,天不遂人愿。黄志遴立刻提醒洪承畴该在陈凯的问题上早做准备,以免这个出道数载就已经风评甚高的家伙真的闹出更大的乱子,让他们根本收拾不了的乱子。

    然而,这份提醒说出口,洪承畴却只是摇了摇头,反而对黄志遴言道:“陈凯入主广东,他自己也有一个烂摊子要忙活,现阶段对咱们反倒是最没有威胁的。这时候,真正需要提防的李定国,一旦有陈凯在背后为其主持军需供给,那个老本贼才是最大的威胁,就像是陈凯在潮州、闽南时为海寇主持后方时一样!”

    智计卓绝、行政能力出色的文官配上能征善战的统帅,这放在什么时代都是极其可怕的组合。况且,根据他们之前得到情报显示,广州西部乃是李定国的实控区,军需仰赖的所在,这时候交给了陈凯,很可能是马上就会再有大动作,这就更加引起了他们的担忧。

    陈凯大概是暂且不会挪窝了,可是李定国到底会去哪里。向东,是穿过粤东和闽南,与郑成功联手进攻江西和浙江,从而直取南京,这是对清廷而言最恐怖的可能,但却也是最不可能发生的。不说什么派系问题,只说一个军粮储备,福建那边估计就承受不了,没粮食,难不成明军还要拖着盐尸去打仗,那画风与这两支明军的惯常形象是完全融不到一块儿的。

    抛开去福建以外,向南是大海,也不可能。剩下的,无非就是向西回广西和向北进入南赣,这两种可能对于洪承畴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威胁,使得他不得不对此加以更大的关注。

    针对明军的军事进攻,洪承畴的原计划是构筑一条五千里防线,从湖广北部一直到广西北部,在广东与两藩连接,实现对西南明军的包围态势。这条防线,需要大量的兵员以及配套的设施、粮草、武器、行政体系等等等等,为此洪承畴可以说是殚精竭虑,操碎了心。

    奈何,广州一战,尚可喜和耿继茂先去皇太极那里报道去了,防线当即就出了一个口子,同时东南和西南的明军实现了接壤和联手,这都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可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加倍努力,将防线继续向南赣以及赣东的山区连接,防止明军实现突破。

    这样一来,就已经不是五千里长边了,而是万里长边了,幸好是不需要修城墙的,否则就成了万里长城了。

    依托山势、地形来进行防御,这是洪承畴的原则。但是在这条长边构建形成前,最怕的就是明军率先有了动作,将他的计划进一步的破坏。可也正是这样的情况下,李定国竟然又要动了,洪承畴便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关注南线的战局。

    只不过,就在他将注意力南移的时候,原本已经趋于稳定对峙的湖广战场上却率先起了波澜。确切的说,是抚南王刘文秀,出兵了。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