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雾尽花开(五)

    第一百一十八章 雾尽花开(五) (第3/3页)

要面临的就是贵州的大军回师,仍旧是一步险棋。

    早前,陈凯的锦囊使其重新确立了进取云南的目标。在路上,李定国就已经想得分明,于是乎便留下了靳统武和张建统领部分兵马继续护卫永历天子于曲靖,而他则率领其他部队直扑昆明。

    李定国护卫永历天子进入曲靖的消息比之李定国的大军更快的传到了昆明,驻守昆明城的王尚礼是为孙可望的亲信,当即就慌了神了。结果,李定国很快就出现在了昆明城外,城内的另外两个有极大威望的人物——抚南王刘文秀和黔国公沐天波便力劝王尚礼开城,迎天子入城,以免落个抗拒天威的骂名。

    刘文秀是大西四大王子之一,李定国亦是如此,而那沐家则是明廷世镇云南的勋贵,在云南本地威望极重。王尚礼背后是有孙可望不假,奈何远水解不了近渴,当下面对这样的情状,他也只得依照了刘文秀的规劝勉强率众出城相迎。

    李定国控制昆明后便立刻派人往曲靖相请,随后,三月二十六的时候永历天子在靳统武和张建的护卫下便亲临昆明城。有明一代,云南被视为偏远之地,真所谓天高皇帝远,这时“真龙天子”驾到,昆明百姓激动不已,“遮道相迎,至有望之泣下者”。永历皇帝非常感动,让随从传旨:“朕到,勿分军民老幼,听其仰首观觇,巡视官兵不许乱打。”除了王尚礼等人心中忐忑不安以外,整个昆明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里。

    进入昆明之后,永历皇帝并没有入主城内最为繁华的所在——孙可望在昆明的秦王府,而是将行宫设在了艾能奇的故居,也就是曾经的云南贡院那里。

    四月,永历皇帝册封李定国为晋王、刘文秀为蜀王、白文选为巩国公、原固原侯王尚礼加封保国公、将军王自奇为夔国公、贺九义为保康侯、秦王护卫张虎为淳化伯、水军都督李本高为崇信伯。同时,黔国公沐天波因是世镇云南的勋贵,自然得到永历帝的信任,除了遇有紧急事件可以随时入奏外,还让他执掌禁卫军。

    这些自是对护驾的功赏,同时也对孙可望的示好。除此之外,永历皇帝决定直接册封郑成功为闽王,从漳国公越过了郡王,直接册封为亲王!

    有此一举,实乃是郑氏集团如今在闽粤两省的做大,这时候其实陈凯收复南赣的消息也还没有传来,否则只怕更不会再有任何犹豫。如此一来,倒是从原本只有孙可望一个异姓亲王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格局直接变成了四个亲王,孙可望的凸显地位一下子就被冲淡了下来。

    对于郑成功的册封是其一,郑成功麾下众将亦是要册封出一批的侯爵和伯爵,倒是公爵暂且不急,因为朝廷这边也不太清楚东南的战局状况,只是就着那些他们熟悉的册封罢了。

    武将还好,奈何郑氏集团那边还有个陈凯,如今节制广东的军政事务,有着广东巡抚的差遣,本职也早已升到了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了。以着陈凯的功勋,继续升迁才是正理,可问题在于两广还有郭之奇那个督师和连城璧那个总督,陈凯已经没有合适的差遣了。

    这一犹豫,没过两天竟然闹出了户部左侍郎龚彝奏请拒绝朝廷任命官职的事情,而理由则更是“在云南受可望十年厚恩”的惊人之词。一时间,“举朝大哗”,纷纷斥责他死心塌地追随孙可望,反倒是把陈凯的晋升一事给丢在了一边了。

    这股子风头还没有结束,很快的,广西那边郭之奇送来了奏疏,报之以陈凯收复南赣和连城璧、高文贵殉国梧州,以及桂东沦陷的消息。朝廷上下一时间又顾不上斥责龚彝了,连忙商议新的两广总督的人选。

    这里面,自然有认为该当直接让陈凯加兵部尚书衔领两广总督职务的,但也有不小的声音认为郑氏集团的势力已经太大了,继续加封陈凯的话很可能会导致永历朝廷在粤西和广西的控制区受到郑氏集团的渗透。于是乎,朝堂上就又是一顿争吵,直到有人看明白了郭之奇的奏疏,其中提到了近期郭之奇要往广东走一遭的事情,决定等郭之奇的新消息再做决定。结果郭之奇的新奏疏却是弹劾陈凯吞并友军的,一下子朝堂上的那些提议晋升陈凯为两广总督的声音就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因为那一封的奏疏直接引起了朝廷的忧虑,限制郑氏集团的考量就不可避免的落在了陈凯的头上。

    接下来的时日里,永历朝廷自然是还在忙着安抚贵州的孙可望,同时为随时可能爆发的内战做准备。就这么一直到了永历十年的年底,昆明城里的老百姓连年货都购置得剩不下什么了的时候,从广东那边,新的消息送到内阁,有陈凯的请旨和郭之奇的奏疏,两份文字看下来,扶纲和雷跃龙这两位大学士对视良久,最后却是不约而同的苦笑了出来。

    “这事情,还是直接上报天子吧。咱们,怎么说怎么做,都是个错。”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