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顺治十四年(完)

    第十九章 顺治十四年(完) (第3/3页)

四百余男女,朝廷却不吝亲王爵位。这二者之间,差距如此之大,怪不得朝廷能够以区区数万铁甲席卷天下。”

    心中如是想着,孙可望亦是这么与亲信说的。轻而易举的得到了王位,孙可望自然是喜不自胜。随后,宣诏使者表示要孙可望这个新晋的王爷入京觐见,孙可望亦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不光是答应了下来,只消数日,甚至连这个月都没有出了,他便启程从长沙出发。

    这已经是顺治十五年的二月二十八了,经过了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于五月初二,孙可望在麻勒吉等伴送下到达北京。清廷特别让两个和硕亲王亲自带领公、侯、伯、梅勒章京、侍郎等大批高官显爵出城迎接,场面相当之隆重。

    “南海降王款北庭,路人争拥看其形。紫貂白马苍颜者,曾搅中原是杀星。”

    围观的人群之中,万历朝户部主事方大铉之子,南直隶桐城大族子弟方文正在其中。亲眼看着孙可望得到了清廷如此厚遇,他随后便写下了这篇诗赋。

    只是作为遗民,方文也仅仅是游历京城,正巧看到了这一幕。他并不知道,到了第二天,顺治便亲自在太和殿接见孙可望。十天之内,赐宴多达三次,赐银两次共一万二千两,此外赐府第、赐蟒袍、朝衣、缎匹等,孙可望一跃之间就从那丧家之犬变成了清廷这边红极一时的大人物!

    对孙可望大加封赏的同时,确切的说是更早的时候,清廷便已经开始了物尽其用。顺治十四年腊月十五,也就是下旨册封孙可望为义王的同时,清廷正式下达了三路进攻云贵的诏谕。

    按照经过了顺治和八旗的亲贵们商议而成的诏谕,清廷将任命平西王吴三桂为平西大将军,与固山额真墨尔根侍卫李国翰率领所部由陕西汉中南下四川,进攻贵州。这是第一路,二第二路则是任命原定驻防江宁的固山额真赵布泰为征南将军,统兵南下湖南,由经略洪承畴拨给部分汉兵,取道广西会同定藩下提督线国安部,北攻贵州。至于第三路,清廷任命固山额真宗室罗托为宁南靖寇大将军同固山额真济席哈等统兵前往湖南,会合洪承畴节制的汉兵一道由湖南进攻贵州。

    这三路大军,分别从四川、广西和湖南对贵州形成合围之势,待拿下贵州之后,再集中主力部队进攻云南,并设法与明军决战。面对千载难逢的良机,清廷可谓是卯足了气力。但是,始终等待着这一天,为此殚精竭虑多年,总算是看到了这一日的到来的洪承畴,对此却表示了反对。

    “亨九……”

    清廷已经下达了诏谕,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这里面,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考量,更不乏有政治上的权衡。诏谕在第一时间送到了西南经略衙门,长沙幕府闻之无不是欢呼雀跃,因为他们这么多年担惊受怕的大敌即将覆灭,等到清廷占据云贵之后,那两个省的新占领区,多少的官位都在等待着他们,每个人都看到了各自手握地方权柄的那一天。

    但是在洪承畴的书房之中,接到了诏谕,洪承畴经过了少许时间的思量,旋即就开始写反对的奏折。清廷这样的处断,按道理来说应该最是洪承畴所希望看到的,可如今洪承畴却并不认同,这样的反应,就连黄志遴这样亲近的人物都是无法理解的。

    面对姻亲的质疑,洪承畴停下笔,抬起头来,烛火映衬的面庞,严肃得让黄志遴只看了一眼便不由得是一愣。而此时,洪承畴更是语重心长的将胸中所思坦露了出来。

    “朝廷这样的布置,或许有他们的考虑,但是从根本来看,却并没有凸出满洲八旗的主导地位。另外,陈凯是个大麻烦,照着此子的性子,待到三路大军进攻云贵之际,他肯定会跳出来的。所以,朝廷需要一位满洲亲贵作为主帅,而老夫则必须留在湖广,否则那厮一旦发动,朝廷很可能就是一个满盘皆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