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武昌称帝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29章 武昌称帝 (第1/3页)

    崇祯再次幸免于难,历经磨难波折,终于来到了武昌大将军府。虽然病重难愈,但好在左府良医甚多,想来很快就能康复。

    皇帝归位,如今最大的事情就是给他修建宫邸,但湖广一带民生已蔽,连军粮都是极大的问题,没有那么多的财力物力去大兴土木。

    左良玉召集一干大臣过来商讨后,最后决定将左大将军改造为宫殿,左良玉则搬去左府附近的宅地。

    至于翟拥军,则被扣上造反作乱的帽子,诛灭三族,抄没家财,用以修缮宫邸之资。

    此时的中原大地继续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已经落入清军之手,李自成败退到了河南、陕西一带,与大西政权一起对湖广形成了压逼之势。

    天下纷争,群雄并起,风云涌动,时不我待,重续大明,刻不容缓!

    诸臣择了个黄道吉日,商定十天后,也就是在崇祯十七年五月初十,即公元1644年6月17日,在湖广省武昌府举行重新登基大典!

    朱由检死而复生的消息如同雪片般飞传到九州各地,引起各方势力的极大震动,让本就纷乱如麻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崇祯定都武昌,有人欢喜有人忧。

    最高兴的莫过于当地官员,一夜间从地方官跃升为京官,虽然不知道武昌政权能持续多久,但也没多少官吏会关注这个问题,只要能趁机捞一把就够了。

    最忧心忡忡的是湖广百姓,崇祯帝迁都武昌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毕竟老朱家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恩惠,新都建立,就意味着多了几层官员的强取豪夺,压根开心不起来。

    但无论世人如何忧愁怎样欢喜,时间依旧如同涛涛江水转瞬即逝,很快,就到了五月初十,明朝皇帝朱由检在武昌登基的日子。

    经过十天的紧张修缮,原大将军府已经初具皇宫规模:

    皇城占地十八万平方米,约为北京紫禁城的四分之一大小。

    整个皇宫都被十余丈宽的护城河围绕着,一共有四个大门,分别是东—靖安门,西—镇武门,南—承天门,北—顺天门。

    皇宫以南北为对称轴,这条中轴线上坐落着五座宫殿,依次为御天宫、景和宫、乾阳宫、坤明宫,万宁宫。中轴线以东的宫殿称为东宫,中轴线以西的称之为西宫。

    其中,御天宫用于举行皇帝登基、宣布诏书,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宣战出征等重大仪式。

    景和宫,用于皇帝办公。

    乾阳宫,用于皇帝居住。

    坤明宫,用于皇后居住。

    万宁宫,用于存放祖宗牌位、举办祭祀大典。

    不仅皇宫焕然一新,参加登基大典的各级官员也是满面春风、新意盎然。

    就连崇祯帝也是精神焕发,一改病容,穿龙袍、坐龙椅,接受着群臣的跪拜朝贺,重振了往日的帝王雄风。

    此时的汉京政权坐拥湖广、贵州、广西三省,人口一千五百万,军队九十余万,与南京伪明政权、大西政权、大顺政权、大清政权分庭抗礼。

    ————

    崇祯帝南迁后的第一次朝会,便颁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