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邀请赴宴

    第260章 邀请赴宴 (第2/3页)

之后,他迫不及待的问了塞亚勒。

    塞亚勒告诉他,青色看起来像大海的颜色,这里广阔的土地除了巴士拉到巴格达这一片有河流经过的平原不缺水,其他地方都太缺水了,因为缺水,像大海的青色看起来就格外美好,但青色只能从矿石里提取,一般人连饭都吃不起,哪里会有闲钱请人开采青色矿石,只为把房子涂成青色?也只有贵族、豪门大户和一些有钱的教堂才会做这些事情。

    这么一说,杨丛义就明白了,原来青色只是像海洋的颜色,并没有更多的意义。但同时他也得到一个信息,阿拉伯地区的人是喜欢青色的,有钱人更愿意为此付出,也许能很赚他们一笔,但可惜的是据他所知,船队所带的丝绸没有青色,至于瓷器,虽然也有少量青瓷,但那青色很淡,颜色看起来有些发灰,不会是他们喜欢的东西。

    为什么这里的青色看起来就那么纯净,像雨后的蓝天,又像一望无际的大海,这里的青色真美。难道这里的矿石很特殊吗?如果能弄些青色颜料回去,以后瓷器的青色会不会更深更好看呢?一想到这里,杨丛义当即让塞亚勒去帮忙找些青色矿石来。

    这种矿石并不难找,一个时辰不到,塞亚勒就带回来几大块青色矿石。

    杨丛义研究了一番,看不出有何特别,随后找来制衣工匠,请他们帮忙看看这种青色是不是跟染布的青色一样。

    然而制衣工匠笑而不语,再问之后,才有工匠告诉他,染布的青色是草木汁液,草木汁液能渗进布料里,石头粉末磨得再细也染不进去,用水一冲就掉,石头的颜色只有在烧制陶瓷或室内作画才会用到。

    经工匠这么一说,杨丛义恍然大悟,原来这矿石颜色还真是大有用处,能用矿石颜色的几乎都是用来长久保存的,保存的时间越久价值越高,比如在后世,随便一个唐宋元明的瓷器都能卖出百万千万块钱,有颜色的古画更是少之又少,每一幅都无价之宝,价值连城。看来在化工合成之前,带颜色的矿石在哪都是好东西。

    杨丛义当即让塞亚勒传出消息,大宋船队不光要香料、药材、黄金、白银和珠宝,如果有青色矿石他们也要。

    随着丝绸、瓷器和茶叶大批进入巴格达,大宋庞大的船队停靠在六百里外港口的消息在商贾之间传遍了,人人都想抓住这次机会采购一批来自东方的货物,不管是囤积起来,还是卖往别处,都不会是赔本生意。

    在大宋使团进入巴格达,特别是国王召见大宋使节之后,大商贾们无不拼命收集各种能换到大宋货物的物资,但市场上的货物始终是有限,因为有些不能随随便便就生产出来,比如香料,比如药材,比如金银和珠宝,但矿石不一样,它就在地里,就在山上,想要多少,随时去挖,随时去开采,不会有季节的限制,不会像淘金一样看运气。因此,此消息一处,脑子灵活的商贾立即开始大量收够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