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垄断交易

    第558章 垄断交易 (第2/3页)

提拉人开始交易,收钱验货,进货出货,不用几天便得心应手。

    随着他们筹集到的钱财和货物陆续到来,回易营地也越来越忙碌,人手越显不足。

    消息传回开罗,杨丛义命令潘诚带领七百人离开开罗,返回回易营地协助交易,而他自己则要继续留在开罗。

    船队不走,他作为大宋使节就不好随意离开,有他在开罗,船队有事他也好及时找法伊兹老国王协商,何况距离船队离开此地的时间还长,一旦离开,再想来开罗,就有些不太好办了,就目前来看,若无特殊情况,留在开罗是最好的选择。

    开罗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也是整个地中海沿岸及阿拉伯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城之一,就阿拉伯地区来看,估计也就塞尔柱国都巴格达能跟它一较高下,这样繁华千年的古城,世界上很少,就是大宋也找不到,很值得好好看一看。

    所以不去王宫,不去应酬的日子,杨丛义便在两国卫士的共同护卫下,带着孟芸娘在开罗大街小巷四处走动,不管遇到什么有意思的地方都要去看看,当然有一个地方例外,就是教堂。

    开罗再大在古老,待在那儿的时间长了也无聊。

    使团留在开罗的时间很长,在他们到达开罗的第一个月,老国王邀约杨丛义进王宫很频繁,后来就越来越少,杨丛义也有了更多的时间跟其他人应酬,同时也有更多时间自己安排。从第三个月起,该应酬的也应酬的差不多了,他便向老国王提议说他想去法提拉其他地方走走,对方欣然同意,甚至派了一名大臣和几百护卫相随。

    随后,杨丛义带着孟芸娘在法提拉官员和两国护卫陪护下离开了开罗,顺着尼罗河的方向朝地中海沿岸而去。

    尼罗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颇为发达,由于又是地中海沿岸,商贸也十分发达,路经的每一个城市都能看到很多工商业者,在大宋只有少数几个大城才有如此浓厚的工商氛围。

    听随行官员介绍,法提拉的工商业者承担的税赋不轻,但他们仍然愿意经商,因为经商赚钱永远比种粮快,虽然会有一些风险,但他们完全能够承受。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随行官员没说,那就是法提拉人口太多,而适合耕种的土地太少,没地的百姓不经商,他们吃什么?

    从河口到地中海岸,一路走来,百姓的经商氛围越发浓重,几乎达到无人不商的程度。

    杨丛义和孟芸娘在海岸港口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商船,进进出出,十分繁忙,比大宋最繁忙的明州港口还要繁忙,船只进港快,出港也快,卸货装货,当天就能完成,效率比大宋海港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在港口,杨丛义看到了大宋的丝绸和瓷器,它们被装上了一艘艘不大的单帆商船或是双帆商船,货满之后,扬帆出港,很快消失在茫茫大海。

    对于这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