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平山越的安排

    第三章 平山越的安排 (第2/3页)

信服。

    “北方多久可以决出一个北方的霸主,其实这个不重要,但是五到十年基本上就会有结果,所以我们也只有五到十年的时间来做准备。另外,不论北方什么时候分出胜负,我们为了天下太平,早日结束乱世,也要尽快实现我们的目的。”孙权不能说我知道在我掌管东吴八年之后会有赤壁大战吧,而且孙权潜意识里这个赤壁大战是不能打的,自己穿越过来已经改变了历史,谁知道这个赤壁大战还能不能赢呢。

    “主公的迫切心情鲁肃能理解,但是,主公在这天下诸侯中是最年轻的一个,其实也不必太过迫切,急中生乱就不好了。”鲁肃提醒道。

    “子敬,这个我知道,但是人生苦短,去日良多,我们还是要只争朝夕。两位,先看看我拟写的这个平定山越、治理山越的计划。”说着孙权就让身边的侍女递了计划书给鲁肃和诸葛瑾。

    半个时辰过去,两人看完了这个计划,脸上的神情由最开始的赞叹到后来的信服,再到崇拜,最后一起拜倒在地:“主公英明神武,实乃千古第一人。臣的敬仰之心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

    孙权见两天的表情就知道这下两人基本上就收服了,心里老开心了,鲁肃可是历史上提出过三分天下的大才,其谋划不下于隆中对,诸葛瑾虽然不是大才,但是他的儿子也是做过东吴丞相的,有了这两人,现在就有了可用之人,而且两人都来自江北,在江东根基不深,也需要依靠孙权的权势和信任,正是最合适拉拢的了。于是孙权过去亲自把两人扶了起来。

    “两位,依据我的这个计划,我们是否可以在五年之内实现平定山越和交州、西南夷的目的?”

    “臣以为没问题。”

    “臣也认为没问题。”

    孙权的计划是什么呢?其实呢就是先抄袭了一些民族政策,比如:在汉律面前,各族平等;山越部落酋长族长出任各地名义上的性质长官,宣称为自治;尊重各族人民的独特的风俗习俗等。然后在经济文化上,派人协助各族的族长头领教导山越人种地、织布、采药、打猎、做生意等,还开设学校教导山越人识汉字、懂汉礼等,又让山越男子参加军队,于汉族军队一致、一视同仁。当然前提是山越人必须入江东户籍,从山上迁移到江东划好的地区进行耕种。

    在政治治理上,各族长部落的老大作为各地的地方政府的老大,但是实际上,如一个县,县长是山越原族长或者部落头领,但是下面负责税赋钱粮的税务司、负责治安的警务司、负责民事的民政司、负责断案的法官、负责教化宣传的宣教司,还有一个副手县丞协助治理,这些司的司长向县丞汇报工作,县令实际上就是一个挂牌的罢了。而这种地方分权和治理也是孙权抄了后世准备以后全国推广的,先在山越做实验了。

    而征服山越的手段,一则是武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