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大义

    第741章 大义 (第2/3页)

…”

    苏昌隆讲的很仔细,花了一个多小时将事情的前前后后叙述了一遍。

    “我都记下来了。”王中源冲苏昌隆点了点头,然后跟苏醒说,“苏总,接下来要我怎么做?是利用舆论对4s店发动攻势吗?”

    “没错,利用舆论掌握主动,占据大义,占据理。”苏醒点头,“不过现在还不着急,等后天你再将整体的资料发出去。”

    苏醒明天还要去4s店走一趟,他去了之后再通过媒体发动攻势,程序不能错。

    被害人情绪激动上门打人,跟被害人发动舆论攻势占据大义再去打人,舆论导向完全不一样。

    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情有可原,后者会让人觉得得理不饶人。

    一个是自卫,一个是防卫过当。

    “苏总,你真是高明,但是我们的人脉关系在商都这边比较薄弱,主要合作的媒体也是在江城,可这个事情偏巧又发生在商都,虽然说发生在商都的事情不是不能够在其他地方披露出来,但如果这边没有人,效果会差许多,而且这件事情很容易玩弄文字游戏,事情经过稍微变一变发表出去之后,给别人的印象很可能就是4s店有理,我们这边没理。”王中源给苏醒分析,“就像史书上的春秋笔法,笔掌握在谁的手上,谁就有了裁判权,占据了主动。”

    春秋笔法的特点是暗含褒贬,微言大义,一字寓褒贬。

    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的表达作者主观看法。

    简单的说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等,删除或者添加某部分信息表达作者自己观点,引导吃瓜群众向作者要表达的这个观点看齐。

    明面上是公正的阐述事件,实际上有很强的误导性。

    一言可生,一言可死,言之杀人,胜于刀斧百倍。

    媒体杀人,用笔就行。

    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