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标准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六百四十八章 量化标准 (第1/3页)

    谈到科考,对于周道登而言,想到的是它的历史,相应的演变历程;而对崇祯来讲,却不仅于此,想到的还有后世的种种考试,几乎十之八九都是采取的分数制,而非像现在这般,文章的好坏,答题的正确与否,多凭某个人或某极少部分人的观感,缺少一定的衡量标准。

    最为关键的是,即便是这个衡量标准,也是参考着儒家学说。

    确切的来讲,就算通篇文章有大半不错,只要有一小部分不足,哪怕那个人再如何的优秀,哪怕再如何的惊才艳艳,最终也只能名落孙山。

    所以说,在这一刻,思维最为活跃和跳脱的时候,崇祯又有了新的想法,准备在大明的科考制度中引入分数制,使得生员与官员的选拔,更加的标准化和规模化。

    简而言之,就是可以量产生员和官员。

    无疑,科举制度的微调,增加明法和明算作为考题中的其中两个,为分数制的提出,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绝佳契机。

    毕竟,如果进行类比的话,那些八股文就等于后世的作文,只是所占的分值更大而已;明法和明算的存在,就使得考题更容易设置出填空题、分析题,甚至于是选择题。

    如此一来的话,在考完试之后,使得考生试卷的批阅环境,就显得更加的公平,能够将整张试卷的优秀与否,进行量化,不必因为某一处或某一小部分的不足,而要白白等上一年,白白浪费光阴。

    “周阁老,先等一下~”

    想到这里,崇祯挥手打断了还在滔滔不绝的周道登,看到对方兴奋的神情中多了几分不解,进而面露和煦笑容,缓缓说道:“周阁老,在微调之后的科举制度之中,你觉得引入分数制如何?”

    “分——数——制——”

    周道登那满含岁月沧桑的额头微皱,犹如喃喃自语一般,近乎于是一字一顿地默念了三个字,声音很轻,脸上的不解之色愈发的浓郁,不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