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我乃一等强国人,洋装焉能掩芳华

    第八百九十七章 我乃一等强国人,洋装焉能掩芳华 (第2/3页)

咋就不敢带着观众唱更明显的爱国歌曲呢?

    你就高呼一声“帝国天下第一,其余都是渣渣”,谁能把你怎么样?

    有消息灵通的人士开始嚷嚷。

    关荫奉命为华侨选派的歌手在国庆典礼晚会唱歌,这事儿圈里不少人都知道,尤其词曲作家界,这可是巨大的荣誉,被关某人拿走后,不知多少人背后不服呢。

    这下可好。

    帝国词曲协会官微先发文,声称:“前两首歌有资格登上国庆典礼晚会的舞台,但那是粤语歌,不适合这个舞台。这第三首歌,虽然听起来更贴紧现代流行歌曲,但主题和意思还不如前两首歌。如果接下来没有一首水平之上的歌曲,华侨代表想必也不会满意关老师的歌曲的吧。”

    观众这才知道,原来今年还有华侨代表会登台演唱。

    “这么说,如果有一首歌被选中,这货还没开始正式彩排,就有一首歌曲登台了?”观音庙那帮人架秧子,“要不打个赌,第四首歌,说是用普通话演唱,咱们看看有没有在水平之上。”

    跟观音庙的人打赌,要么是大心脏,要么就得家里有矿,那帮人也坑啊,跟他们打赌,你敢认真,他们敢更认真,你敢不认真,那他们就敢跟你死磕。

    词曲协会不说话,显然在等第四首歌。

    这时,前两首歌的效果才出来。

    现场观众估计暂时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再好的歌曲,那也要媒体宣传,甚至是灌脑似的宣传,才会逐渐体现出价值和味道,现场观众能给面子挥舞着荧光棒,一首歌唱完欢呼一片,那已经相当不错了。

    网络不同,歌曲一出,网络上多的是能人分析。

    袁宿就分析认为:“第一首歌是带着一点回忆味道的,悲愤的,情感宣泄的一首歌,后来才有悲壮的一声‘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宣言和呐喊,到了第二首,这种悲壮显得更加浓郁了,明明是让人感觉歌手在教育后人小子牢记历史,却有一种交待完,教育好之后挺着刺刀上去跟侵略者拼命的悲壮。应该说,这两首歌的搭配次序是层层递进的,悲壮作为明线层层递进,暗线有一股勃勃生机也在逐渐递进,悲壮和生机相互作用,一直递进到第三首歌,我猜测,第三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