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这你们也敢要?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这你们也敢要? (第2/3页)



    还有年轻一代,淘气,但是眼光和格局,甚至性格,都能代表一大批普通家庭的孩子,散漫,懒,但是坚强,勇敢,甚至在三观上能当家长的老师,有时候吐槽家长,吐槽社会,那犀利还真有点让人既为演员担心,为电视剧担心,还觉着可乐,想想自家孩子,想想自己,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奶奶吐槽菜价,孙女跟着吐槽管菜价的单位,还被说,吐槽的很准确。

    只不过,吐槽完了,该奋斗还得奋斗,要学习的也得赶紧学习。

    “撸起袖子加油干啊,谁家的好日子是天上掉下来的?咱家又没开彩票中心。”英格格经常这么说。

    这可有点惹怒人家了啊。

    但是没用。

    总局给这部剧站台呢,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官微点评。

    就比如彩票中心那个更,总局就吐槽:“咱家开也没用啊,又没那么多广告位,说不准,中了彩票那点钱,连连人家领奖的那套服装都买不来呢。”

    啥服装?

    一个大大的流氓熊,整个人装在里头还不算,还要露出点明显的标记。

    比如说,手腕上三十六万一块的梅花表,再比如,那条镶满了钻石的裤腰带,更比如,人家那姿势,那派头,一看就是大人物。

    就是有一点不好。

    王大叶点评:“太平淡,谁家还没点风大浪高的日子啊,太不贴近群众。”

    于是,群众把自己开除出群众行列。

    “以后谁再说我是群众,我上去就是一耳光:你他娘的骂谁呢?王大叶是群众,我是群众吗?”群众集体吐槽,“家里没点风大浪高的生活你敢跟我说你是群众?”

    这就不能怪王大叶了,毕竟,人家的群众观念,和群众的观念从来都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愣把人家拉进群众队伍。

    这剧,倭国引进了。

    “这是一部只有春风化雨的家庭剧,很好玩。”引进的部门给倭国群众介绍,“事实上,我们也无法相信这样一部在一些专家看来平淡无奇的电视剧,居然在帝国创造出现代都市剧的收视率神话。”

    那没办法。

    这个时空,既没有《渴望》,也没有《汝甚骚啊》,是吧?

    两个极端的代表。

    但是还是有优秀作品的,有一部刚刚改革开放十周年的时候,羊城那边拍的《大都市小保安》反响就很不错,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