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因为爱惜,所以推辞(上)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因为爱惜,所以推辞(上) (第2/3页)

束,还有改革的事情,就耽误了大半个月,直到今天,总部才公布由总部评审,总部颁发奖章的立功人员。

    我军的军功评审,在民间有一句顺口溜,叫“嘉奖靠表现,三等流大汗,二等看战场回来,一等非死即残”,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高级别的嘉奖,叫荣誉称号,要获得这一光荣名誉,那太难得了。

    帝国只有不到十位活着的军人获得了荣誉称号,最负盛名的,就是皇帝亲手授予的“帝国双璧”荣誉称号获得者李九龙和段镇胡,此外,还有一些战功卓著,立场坚定,在重大事件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

    荣誉称号的难度,只要看“帝国双璧”这一光荣称号就知道了,李九龙百战百胜,段镇胡坐断西北天门,在改开以来的历次军事行动中,哪一次不是九死一生,哪一次不是威震天下?

    这种荣誉,别说十年,五十年里有那么几次,就已经很不得了了,大方向是和平的,战将要证明自己配得上无比光荣的伟大的荣誉称号,机会太小,这是将士们的不幸,但是是人民的大幸福。

    梁驱虎,当年驾驶“李牧号”纵横东海,挽救文物无数,一身虎胆,打碎王师多少次蠢蠢欲动?

    到退休,老头儿也没获得荣誉称号,但老头儿拿过特等功,这是在军改之前的最高荣誉,永远的梁大将军,每一枚军功章,那都是用命拼来的,军装一侧已经没有给三等功军功章留位置,背后都是一次又一次的玩命,那是帝国的英雄!

    现如今,新的标准规定,从高到低,军功分别为荣誉称号、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以及嘉奖,评审标准,有人编了个顺口溜,叫“荣誉号,不要盼;一等功,拿命换;二等功,有伤残;三等功,流大汗;嘉奖令,好好练。”

    其实这并不标准。

    但实际上,英雄的二等及以上的功臣们,真的是伤痕累累,军功章,那是用命拼来的。

    今年的评审工作,由总部认定,总部颁发的功臣们,总共也只有不到百位,荣誉称号无人获得,一等功功臣二十五位,二等功功臣三十六位,总部评定的三等功功臣、总部嘉奖三等功功臣三十位。

    少?

    少的厉害。

    但三等功功臣名额不仅仅只有总部评审认定的这三十位,各级单位评定,总部批准的就更多了,基本上参军到退伍,没有重大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