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还记得八楼的二路汽车吗

    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还记得八楼的二路汽车吗 (第2/3页)

帝都?”

    “王总是个谨慎的人啊。”关荫打个哈哈,然后问,“要推一下?”

    王先生大方表态:“我觉着罗林唱歌不错,至少挺好听的,能带吗?”

    关荫道:“帮一把没问题,好歹有点渠道,带就算了,免得又让别人讨伐我们霸道。”

    那是王先生的人,不是能随便带的。再说,人家需要的是帮一把,你要真当人家要你带一把,那就没分寸了。

    这不,人家一听,也挺高兴,就说:“我就不去打扰了,我让人送罗林到剧组,你们是艺术家,对话有深度,我也听不懂,就是个只会叫好的咸鱼,去了也是碍眼。等关老师哪天有空,咱们吃个饭,这第三学校要开学了,我想再整个名额,外孙也是孙子嘛。”

    关荫许诺:“人送来就行。”

    王先生随口问:“对外国小孩入学有啥要求?”

    关荫瞬间警惕,怎么,还想跟境外资本眉来眼去?

    王先生介绍:“帮人问一声,半岛那边的,以前打过交道,前段时间不是有一批造船方面的团队到我们这边来了吗,我帮忙给拉的线,就重新联系上了。”

    这就让关荫放心了。

    “资本的?”关荫问。

    王先生一笑:“那帮自大狂,想送来咱都不能要。”说了个名字,王先生道,“这位很有可能下一步上位,倒是想做点成绩,但是他们那环境,你知道,当了统领也不安全,估计是想两头同时下注,家人安全交给我们。”

    关荫挠挠头,他估计那得打起来啊。

    “北边来的,鬼知道是谁的孩子,南边再来一个,那还不得在学校啐的不成样?”关荫道,“这事儿咱别管了,还是让相关方面去办吧,回头见面聊,我还答应大少爷参加一节目呢,这事儿估计得到国庆节之后。”

    这就让人家很高兴了。

    答应好的事情,可以延迟一下,但不能忘了。

    “哪天见面再聊,这段时间我都在帝都。”王先生高高兴兴挂电话。

    可关荫却有些心事了。

    平时想不起来,今天接了一个电话,又说到了一个算是“熟人”的人,他心里一直想过,但也没具体想过的事儿又勾了起来。

    原时空,文化方面的发展,关荫认为应该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当然是改开之前,那是一个到现在也没几个人准确描述清楚的时代,关荫认为,那是一个战天斗地的精神贯穿始终的阶段,那是力量支撑着前进的步伐的艺术发展阶段。

    接下来当然是改开到两地回归的阶段,甚至可以延伸到千禧年后五到十年的那段时间,那是一个商业完全支配艺术的阶段,民众没有发言权,只能是商业打造什么,民众接受什么,这一阶段,神曲和快速发展的科技和商业联合,风助火势,席卷全国。

    这个阶段,不能说太坏,但也不会很好,或许那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具体不好评说。

    从那之后到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是另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自媒体的崛起,各种直播网站,小视频网站的兴起,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冲击着文化界,阅读碎片化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