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这叫底蕴

    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这叫底蕴 (第2/3页)

出门,皇帝乐了。

    一大帮小兔崽子都集合好了,穿着统一的制服,也就是小一号的红上衣黑裤子,小白鞋洗刷的干干净净,胳膊上还戴着袖标,看起来都挺高兴,就是一人屁股上吊个大瓶子干啥?

    “喝水——这事儿们明白不了。”太子哥一挥手,“兄弟们,跟我上!”

    明明一帮去看厕所的非搞成大军出征一样。

    家长看着高兴,这可不是让自家孩子去吃苦。

    这边忙活开了,央妈也懵了。

    “等下!”李维差点吓死,“我怎么看着厕所门口是太子?”

    镜头连忙转过去,仔细一看,一大早起来就看直播的网友也乐了。

    那可不就是太子?

    “这是当所长了啊?”大伙儿看着就高兴。

    这帮孩子平时压根别想见到,今天可好,出来了,而且还不是跑城楼上去,都有本职工作。

    方先生家的大孙子,李扩情家的小孙子,那俩几乎长的一模一样,一边一个抱着花骨朵的腿不知道嚷嚷啥的可不就是第三部门的那位的孙子么?

    这可跟往年完不一样,往年的时候别的孩子不好说,太子一定要到上头去,小小年纪板着脸往栏杆上一趴,看着都心疼。

    就是今年安排的人很胆大,居然弄了这么一帮小子去看厕所。

    “估摸着就是那家伙办的,别人就没这胆子。”网友一致认为能办出这种事儿的也就只有那么一个了。

    央妈深以为然,又给乐队给了个特写。

    此时旭日完升起来了,广场上群众正在排队进场,一进去就被一群穿着红上衣黑裤子小白鞋的土匪给请请到座位上去了。

    “往年都是专门的工作人员,今年部都是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这个好。”年长的网友感慨,“虽然不能亲自去,但是看到那帮小子丫头在那指挥,咋就感觉就是自己去了呢?!”

    那不能不感觉是自己去了啊,那可就是一群没啥钱没啥权的普通老百姓在那组织现场。

    乐队已经开始演奏了,不过合唱团的都在坐着休息。

    关荫精神很充沛,戴上白手套指挥,一部分乐队在坐着休息,一部分跟着节拍演奏音乐。

    “啥歌儿啊?”大伙儿都挺好奇。

    仔细一听,李维忍俊不禁。

    没正式开始之前,关荫比较没正溜儿,指挥着乐队演奏乱七八糟的歌曲呢,这会儿正在演奏的就是一首儿歌。

    啥?

    “《小老鼠上灯台》。”李维摇头感慨,“哪怕演奏一下《月亮之上》也行啊。”

    时间很快到了开始前半个时辰。

    所有队伍部集合完毕,观礼台上已经坐满了人。

    对面的广场早就已经人山人海了,巨大的花篮和洪武爷的画像相映成辉。

    对,就是洪武爷。

    要不然把谁放在哪?

    看洪武爷那张脸笑的,那谁,出来挨打,谁告诉洪武爷是猪腰子脸?

    麻烦把“圣武皇帝”的麻子先贴回来再讨论“符合历史”好吗?

    纪念碑另一边,中兴光武皇帝的画像也在花篮和彩带里飞舞。

    就是有一样不好,旁边怎么还把孔润东那家伙请出来了?

    那张脸丹青国手也没法盖住一脸浪意。

    不过这寓意好,国朝从洪武爷那会儿开始,到中兴光武皇帝手里变得有点邋遢,要不是孔润东还真说不好呢。

    历史书上不就已经说清楚了吗,孔润东是打造国朝近代化的第一人。

    论历史功绩,这家伙不比崇祯爷少。

    洪武爷稳坐中间,左右两边是那俩。

    再排开,国朝中兴武庙里的画像都请了出来。

    一般人不太明白这么做的用意,顶级团队里知道的也很少。

    关荫是很清楚的,这是要在今天销毁《匣中书》了。

    而且这也是一场底蕴的大展览。

    原陵武庙的塑像里,孔润东是斜着坐在光武皇帝下首的,另一边空着,那是太子的位置,下面两排才是文武大臣,文臣第一位空着,以示对孔丞相的尊重,其下是徐光启,崇祯朝中后期,朝廷恢复丞相一职,总揽军国大事,丞相之下有计相,管经济,这个职位几乎一直是孔润东亲自兼任;计相之下还有辅相,处理丞相交办的事务以及作为丞相的替补者;再之下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