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二百八十四章 把这帮人拉出去打一顿

    第两千二百八十四章 把这帮人拉出去打一顿 (第2/3页)

  谁理睬你啊显得自己像个人似的。

    你看看喝彩的群众有多少就该明白现在的局势了。

    关荫也没把那几个放在心里,他就找青港那边的扛把子。118

    想想办法找到她们家大人,通知一声赶紧教育。

    “我看着长的很像人,不能当垃圾处理了。”关荫坚持认为年少无知还能改正。

    扛把子表示你纯粹就是想看那帮制杖被双打了。

    “嗯。”关荫回复。

    反正这事儿别想引起多大轰动。

    但另外一件事必须引起轰动。

    关荫由此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现在的一些地方的礼司很有问题,思维还停留在几百年前。”关荫抱着小可爱吃饭,顺手给赵部堂李尚书发过去视频邀请,他有一番话要对礼部讲,而且这件事是他思考了很久的话。

    啥?

    “宣传贫困家庭捐款的事情。”关荫很不满,“这种行为我们要赞美,要尽情地赞美,但坚决不能提倡。老百姓的日子不容易,贫困家庭还愿意捐款的人,那是顶好的人家,这样的人家的日子也不容易。有一位奶奶,一个人住在不到十平米的铁皮棚子里全靠卖点零食过日子,这一次捐了十万,那是老太太一辈子的积累,那笔钱,老人家能捐我们不能接受!我们前方缺钱吗?如果到了让一个赤贫家境的老人拿出所有积蓄捐款的地步,那我们还有什么希望直奔霸主之位呢?这笔钱应该由相关方面出,不能把压力放在群众身上,更不能把这种好人好事当成煽情的素材,我查了一下有些地方,他们能报导的感人事迹很多,但他们就围绕着这么一件事反复报导,他们打啥主意呢?这么下去我们的一些老百姓是要因捐返贫的!”

    赵部堂道:“这件事的确应该开专门的会提一下,我建议由礼部出面,想办法找到这些好人,需要钱的必须把钱退回去,需要改善生活的,尤其那位老太太我看我们应该想办法减轻她的生活压力,最严峻的是要改正一些人的宣传方法,都什么年代了为什么还会这么宣传?我也注意到了一些报导,一股脑只需要把煽情进行到底,后面就不管这些好人的生活了,既不提怎么帮助他们过好日子也不说怎么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你说的对不能让好人因捐返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