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四十八章 你这人咋这么知足呢

    第两千七百四十八章 你这人咋这么知足呢 (第2/3页)

老本,我觉着《包公案》就是一个可以吃几年的积累。”

    赵姐姐好笑地批评他道:“你这种消极的想法都是从哪里来的啊?”

    “这是历史使命感和个人奋斗紧迫感……喂,麻烦你尊重我点话语权可以吗?”关荫有些气急败坏。

    我一说真话你们怎么就堵嘴?

    还有没有点别的招数?

    然后又被堵嘴。

    嗯,真好!

    “好吧,又要去得罪人了,那就赶紧吧,你还要去《汉武大帝》剧组呢,估计怎么都得一个月,我们先把《高山下的花环》剧组拉起来吧。”赵姐姐起身叮嘱着家伙省心,“可别又找什么活儿推托大礼部尚书的责任,人家只需要你的名声,你在那个位置上就行了。”

    嗯!

    但是其他人呢?都躲起来了?

    “为啥?”赵姐姐找电话,得跟老爹商量下,他手里《周仁回府》的版本多,得搜罗各个版本加强剧情。

    “不用,就用李爱琴老师的版本,那版本一改冷过场形势,增添了一些生活情趣,直接拿来改编成剧本是最好的。生活中的美好,跟严年下毒手之后周仁家破人亡的惨剧对比,才能更体现这些人的残暴狠辣,才能更催动人民群众思考啊。”关荫道,“但是《孙安动本》得多找几个版本,我只有一个版本的,要是加入历史因素太多,可能就冲淡了这部影视剧的教育意义。”

    那么演员呢?

    “现在不考虑这个,先把剧本拿出来,这个顾忌得一两个月,一边拍汉武帝一边写,改编没那么简单。”关荫很担忧地念叨,“《孙安动本》不好拍关键是,现在的电视剧里头少了狗血爱情好像就没人看了似的,孙安一出来就是个大叔——”

    “滚蛋!”赵姐姐娇嗔,“你既然要拍电视剧,那能完全从戏剧入手?说吧,又打算让令老丈人做点什么?”

    是吧?

    我就说我这媳妇儿聪明!

    都信了没有?

    关荫挑挑眉:“现在秦剧团都在编《包公前传》《后三对面》之类的,怎么就没考虑过把《孙安动本》啊,《周仁回府》啊拍出前传?”

    比如?

    关荫道:“戏曲里,孙安的岳父曾是言官,他老婆那也是大家闺秀,这不就有爱情剧的影子了么。《周仁回府》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