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六十章 借来三万天山雪,直把萧杀写江南!

    第三千六十章 借来三万天山雪,直把萧杀写江南! (第2/3页)

把南都宣传出去。”转运使直说。

    数字化宣传那是关侍郎的强项,而且他在礼部会上不止一次提过这个问题。

    关荫看了下,南都知府呢?

    “忙呢,女知府,工业派,出了名的强硬,这次是去给工业园下命令,那边在经济上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开始要环保特权,必须打下去,让她去办好了,一会过来听一下,她在形象传递上有点糊涂。”转运使介绍。

    关荫其实也知道,人家要的是他的好态度。

    否则人家直接跟辅都对接不行啊?

    “行,今天加加油赞赞美,这边的古城墙,完全可以和辅都古城墙遥相呼应,一个天国威严,一个江东水乡,我们应该昭示自己的态度,此外,原来的计划,我看还是太偏重于温柔,南都是什么?那是江东重镇,区域的中心,自古以来所有的不只是柔和,秦淮雪,也是会冻死一批苍蝇,楼船也曾开进过乌衣巷的城市。”关荫道。

    那两个清楚,这次演唱会的主题绝非有些人猜测的那么温柔。

    这一夜,南都竟下了一场小雪。

    关荫一大早起来锻炼,就见苍翠的厚重的城市彷佛一夜之间斗转星移。

    他直怀疑秦淮穿越在了天山脚下。

    这可还没到隆冬时节!

    怎么天气忽然肃杀下来了呢。

    节度使府的林荫道上,有人正在慢悠悠地踱步。

    关荫在高处一看,人家也没理睬他。

    是一个提手杖踽踽独行的老者,小雪中一边缓缓地前行,一边观赏着雪中的景象,白的雪,盖不住苍翠的树林,华发老者不畏惧风霜,岂不正是这里的人真实的写照?

    关荫背着手看着,老者从树林中走过,脚踏雪,手杖在地上拖出一道痕,沙沙地作响。

    忽而,老者吟哦道:“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风吟月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关荫闻言哈哈大笑,老者用的是南都腔调。

    他便以浑厚的辅都腔唱和道:“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早起的节度使正吃饭,一边听押司汇报今天的行程。

    只听到外头的对话,节度使哈哈一笑。

    押司很不解。

    这话云山雾罩的干嘛呢?

    “老同知诵的是李清照的《临江仙》,大有怡兴萧索的味道。只不过,这老头搞笑,明明一个壮怀激烈之人,偏把自己打扮成‘悲春伤秋老词客’来。”

    那么关侍郎……

    节度使略微一想,这诗他完全没听过啊。

    那当然没听过,这是清代郑板桥的一首诗。

    这时空的郑板桥是有的,但忙着帮晚年的孔润东整理重编《永乐大典》哪来时间吟风颂月。

    不过,这首诗用在老同知身上很巧妙。

    你不要抱怨自己空老寓所了,你留下的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呀!

    那老者闻言,一怒之下换上清越的普通话,以老生腔,唱一段京剧,词曰:“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去。”

    元代马致远的《寿阳曲·江天暮雪》。

    这比起前面那《临江仙》则显得潇洒淡泊了。

    关荫怎么回?

    他想了下,竟用上京剧老生腔,一板一眼唱:“俺曾见金陵王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