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五十五章 张岱不可复,喁喁作寒儒(上)

    第三千一百五十五章 张岱不可复,喁喁作寒儒(上) (第2/3页)

这家伙吹出去的牛皮,那是一定要实现的,但国外的牛皮,那就是糊弄人,给他们投个票,然后就没有了。”妻子道,“这样好,你既然确定了,那就准备考重点中学吧,有钱也没地方花,那就只能拼本事。”

    说起这个两口子很感慨。

    他们应该说是既得利益受损者。

    关老师担任了教委少卿之后,第一个解决的问题就是花钱买学上的大问题。

    “你们可以搞,但你别埋怨搞了收钱给名额,然后被我把你的钱收了,把你人送进去的结果,你最好期待没人发现,一旦发现了,我得收拾你。”这是上次一些中学校长在全国中小学校长电视电话会议上听到的警告。

    没有人不怕,关老师说要你脑袋就绝不卸你的膀子。

    朱广博夫妻俩是有能力通过运作,把自家孩子送到重点中学的。

    可现在这机会也失去了。

    朱广博颇有微词,妻子却为此庆祝了。

    “你不懂,真要到了拼爹的时候,你我不管用,你我存折上那几十万根本不顶用,多的是比咱们家厉害的家庭。”妻子说,她班里就有个小孩,“父亲是市府的押司,母亲娘家留下一个小工厂,身价几个亿。那小孩,进来的时候就是花钱进的,三年来压根没好好学习过,一张嘴,他爹能给他办到什么学校。结果这次紧张了,我头一次看到那小子在课堂上抓耳挠腮听讲,为什么?他那么厉害的爸妈,也无法给他创造一路绿灯的环境了。”

    朱广博油然感慨说,这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我们国家好的一点就是,大鱼是被限制的,我们是小鱼,不要想限制了大鱼,让我们敞开吃虾米,这不现实,也不可能。”妻子说,“好好学,唯一比别人有优势的就是,脑子和别人一样聪明,用功却比别人多,有这个优势,我们家孩子怕什么?这样的学生,如果要剑走偏锋上学,那才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幸运的就是,关大一动手,我们孩子失去了剑走偏锋的机会,那些比他更容易走偏的,也失去了这个机会,他们只能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就看谁手段更强,学习更优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