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五百四十一章 君候,又该出发了!

    第三千五百四十一章 君候,又该出发了! (第2/3页)

关荫道:“坚持着对一种精神的歌颂,对问题的披露,对好与坏的真实展露,怎么能搞混呢。人物形象推动剧情是可能搞混的,故事推动剧情是不可能搞混的。你们设置的这个主角也有麻烦,太累赘,身上光环太多了,用到的没有最关键的是,你们还是不相信基层干部群众是靠双手脱贫致富的,所以你们设定的主角给当地带来了什么便利,这就等于搭建好一个舞台后,你们往上挂金银,九流编剧经常这么搞。”

    那怎么改编?

    “把你们半年之内听过的,见过的,做过的都写出来,好的坏的都写出来,剧本自然而然就成了。不过,你们既然选择在家乡取材,就少了一个更大的视野,那就是,全国各地都是在互相帮助的,我建议你们扩大一下视角,中南要崛起,是少不了首先进行的产业地域转移,当地工业发展的,与其给主角设置那么多金手指,不如设计一个技能,那就是学习,不断去学习。”关荫建议道,“这方面,你们回去还要做一系列调查,不要相信大家都是好人,但别相信大家都是俗人,更不要相信人里头没有狠人。你们可以查阅一下这些年的好人好事,尤其关于扶贫这方面的报道,不要都相信,不要不相信,这里头就牵涉到你们所做的功课的真假了。”

    主事擦下嘴,拿着自己的水杯接了一杯开水,过来坐下问:“那就是这个类型……”

    “现在的剧本拿出去,可能会有和你们的造星手段相配合,和你们比较过头的电视剧宣传方法相融合,最后达到让市场比较热情接受的目的,但这最多只能做到三流,一流的故事,如果只达到三流的目的,那太可惜了,也不符合你们下决心改变固有形象的野心。”关荫没有说太多。

    “还是没信心,而且有时候采访比较受限制,最重要的是,三十年风雨兼程,很多人已经在发展中倒下了。”主事问,“这问题怎么解决呢?”

    “还是不深入,拿出脱贫战士的劲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的。”关荫介绍了一个地方,“你们去采访一下那,不要走马观灯地去搜集,要深入到里头去感受,只有你的感受是真的,你的剧本才可能真的。剩下的,还是笔法的问题,记住人物的台词要和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