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五百六十章 人家的剧组怎么这么牛?

    第三千五百六十章 人家的剧组怎么这么牛? (第2/3页)

…”关荫还有事儿求人家。

    王士杰笑道:“我这一年都没啥剧本。”

    “《怛罗斯之战》里扮演李林甫,重头戏。”关荫通报道,“战争戏基本上要放在这儿,宫廷戏全部放在辅都,前期建设估计就得把全部预算花光了,咱们得把盛唐气象和那一股子死沉沉的气塑造出来。”

    那就没任何问题。

    “我们呢?”辛路宏问道。

    关荫道:“辛老师要去《绝对权力》剧组,另外,还有一部《忠诚》,拍完这两部,我已经向三法司递交了《人民的名义》,辛老师换个路子,这次演一个急先锋。”

    谁啊?

    李达康。

    “行,给啥角色我演啥吧。”辛路宏偏头,“陈瑾演什么?”

    这位女演员是骄傲如辛路宏也极想合作的女演员。

    “你们怕是想少了吧。”关荫通报道,“这部戏,以我的年龄,我估计都难以拿到比较主要的角色……”

    “那是你谦虚,七十岁的你可能演不出那个味道,但四十岁左右的,年富力强的少壮主角,你肯定拿得下来。”陈瑾道,“有角色就给我,没角色有剧本留一个。”

    正说着,范伟也到了。

    “有,角色多的是,咱们不但要演出扶贫治沙的大事业,还要演全国各地的人才支援贫困地区建设的大格局。开头关东话,后面要夹杂一些当地方言。”关荫道,“这里的发展,离不开发达地区和一些高校带来的好项目,比如苦水羊,还有适合本地治沙的新梭梭草,这些都是外来高科技推动的事业,需要的人才多得很。”

    范老师挠头,合着让他演知识分子啊?

    “行,么麻达。”范老师也不怵。

    张老师看看:“那我就去几个丫头的剧组……”

    “哪能,老村长。”关荫道,“这个角色的分量一点不比主角低,甚至可以说,剧中十几个老演员,是要发挥超过六成的戏份的,主角是个新时代青年,但发展本地还需要因地制宜地发挥老人的智慧,另外还有点,闫老师这次可能无法演比较接地气的农村角色,当时的知县。这个角色要十分贴合当时的人和大环境,可以说,这是另一条主线,需要你带着小王,把两代知县的范儿演出来。”

    那……

    “很多,有能力几个剧组跑,虽然一个剧组的戏份少,好几个加起来那就不比在一部电视剧当主角的收获少。”关荫回头道,“大美媛,你把形象收拾下,演一个鞠躬尽瘁牺牲在扶贫线上的烈士,记清楚,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既要优柔寡断,又感情丰富,既是一头老黄牛,又有自己的小本生活。”

    向美媛点头。

    然后就听二小姐叮嘱:“开局可就是你跟他一起下乡的大戏。”

    向美媛两手一颤,扔下碗筷立马拿着剧本提前进戈壁滩去。

    和别人搭戏,哪怕是老戏骨,她有信心至少不被他们压一头。

    可带头大哥太妖了,他随时都会根据小环境改变自己的戏份。

    这是个戏霸,但小山头的大姑娘们早就习惯了。

    而且他要不戏霸大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提高质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