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一百六十四章 酒来!

    第四千一百六十四章 酒来! (第2/3页)

   “有别出心裁的味道了!”国子监点评,“这恐怕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设置。”

    细说?

    “玄宗的笑声多少有些恼怒,有点怒其不争;太真的笑声最纯粹,这个时候,她应该还是最欣赏这个诗人的。”国子监笑道,“高力士的笑声……你们没看到吗,点着头,但演员的眼睛是看着皇帝和贵妃的。但随后摇了摇头,又轻叹了口气,意思表达的非常完整。”

    啊这,你是专业的还是我是专业的?

    要不你来管理电影协会官微,我们去你国子监……

    不敢,这个真不敢。

    演员协会:“我刚想起这番话,国子监就说了,这个,应该说这是一种新的解读吧。”

    “是一种新的解读方式,大概这就是创作者心目中的大唐吧,雍容华贵,是刻在骨子里的。好,看表演,老演员就是老演员,年轻演员,看着点同龄人的表演,这不是演出来的,这是积累,知识储备。”国子监十分叹息。

    就那一坐下,就够几乎所有的演员学一段时间了,现在再看看横卧的姿态,居然没一个演员说这个舞台形象,这可是对李白的解读,对疏懒轻狂的表演。

    “我怎么觉着,这个卧姿就像一棵梅树啊?”张导瞧的心中喜悦,连忙问天后们。

    “是一枝老梅,太真称赞说李太白是牡丹,李白就把自己化作一枝老梅,这是表演,也是李白的内心写照,嗯,大概这也是舞台上要构建的艺术冲突,无言表达,而意境深远,好。”胡导大加称赞,“演员好,通过这种艺术塑造,这是深度解构这个角色,又高明了一筹。”

    怎么说?

    胡导解读道:“一般的李太白形象,最多的,传统的表演方式还是通过表情和‘酒醉’或者是吟诗作赋来表现他疏懒轻狂这个形象的。这出戏也用了,出场的形象就是,但随后用的这段解读,唔,恐怕以后的出现李白的影视剧中又要多一种表演方式了,这是开创,但也是继承。戏曲表演的方式么。”

    这么一说,一些专业的影视评论家也无话可说了。

    大部分评论人原本还在考虑这么做到底要表达什么呢,人家把解读已经给你摆在面前了。

    “现在的影评人文化基础层次不齐,一旦脱离了影视剧本身几乎就没有人会点评表演技术了,这不好,影评人也得进步。”袁宿老先生提了一句。

    影评人大怒,cue我们干嘛?

    有人就回击道:“前面营造的不错,后面要能跟上才算。”

    “看表演。”国子监呵呵一笑没在乎这帮家伙。

    然而,就在他们辩论的这么一会儿,网上一片欢呼。

    欢呼啥?

    舞台上的表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