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见证

    第三十三章 见证 (第2/3页)

兵监管下进行,拜伦人对他们的提防甚至比普通奴隶更甚。

    在这期间,也没有人来收编他们,只是将原先长官召集了去,开了个不长不短的会,然后责令他们不要擅自出营,否则生死自负,之后就没人理会他们了,连往日的稀粥黑面包都没有。

    不过听着营外混乱的厮杀呐喊,饥饿反而变得不那么难捱,惴惴不安的一直熬到中午,各种厮杀声少了,但是营帐外面却又闹了起来。

    后来听关系不错的长官说,那些曾经在巴士底关押的奴隶杀红了眼,说他们都是鬼奴,准备将他们一起屠了,被收降他们的少年军给拦住了,说他们也是苦命人,应该给他们一个公平审判的机会。

    阿奇尔并不明白公平审判是什么,心中还是对这支少年军产生了一丝好感,毕竟对方救了他一命,并且拿他们当人看,不光他这么想,大部分奴军也应该是这么想的。

    所以,当少年军的人来请他们协助清理战场的死尸,防疫时,阿奇尔第一次对干活不是那么抗拒。

    年轻、干净、利落、温和。

    这是少年军的人给阿奇尔留下的第一印象,那种英气勃勃的自信让他暗自惭愧,那种自信与巴士底士兵自信完全是两码事。

    巴士底士兵的自信更多建立在傲慢和皮鞭之上,而少年军的自信不是践踏别人而彰显出来的,而是从骨子中流露出来的。

    他也想要成为这样的人。

    阿奇尔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何时诞生的这种念头。

    究竟看到第一名少年军的时候?

    还是在夜色中一起挥汗如雨干活的那名少年军少年递给自己一块肉干时?

    还是听着他们一边劳作一边高歌着法埃特沃,这首歌真的很好听,虽然大半歌词他都听不懂,他依旧被那种旋律感染的热血沸腾。

    后来听他们议论,这是描述一个英雄誓死不屈反抗狩奴者的故事,是安迪斯人自己的战歌。

    阿奇尔心中又下了另一个决定,他要学这首歌,他已经记住了两句,旋律一直在他的心中流淌,相信再用几十个夜晚,他一定能学会的。

    阿奇尔一辈子自己做的决定也没有这两天做得多。

    不过对他造成最大冲击的还是那位少年军的长官,他从来没见过会为自己部下阵亡而流泪的长官,也从未听过那么发自肺腑的悼词。

    其他人心中究竟怎么想,阿奇尔不知道,要是有人在自己死后那么做,也算是值了。

    一天一夜的所见所闻对阿奇尔的冲击实在太大,哪怕后来得知攻陷巴士底的安迪斯人军队远没想象的那么多,也升不起丝毫其他想法,他还想看看对方身上究竟还有没有其他不同,跟他抱有一样想法的,估计大有人在。

    等回城的时候,阿奇尔发现巴士底变的差点认不出来了,来回穿梭的那些少年军,一身麻布长袍,脸上都缠着麻布,只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这些家伙会飞吗?晚上还在城外一起掩埋尸体,什么时候跑到这里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