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艾布纳的决定

    第四百零二章 艾布纳的决定 (第2/3页)

研究部门,没有人能数得清楚。

    它们就像不停生长的藤蔓,一个课题解决了,有可能会延伸出两个新课题,这两个新课题还没有解决,又会冒出另三个课题。

    偏偏这些课题还不能置之不理,现在没用,不代表以后没用。

    这些基础课题,是破解更高难题的根基,只有打好根基,永夜军领的各方面,包括黑科技,才有井喷可能。

    研究方面,现在最让肖恩头疼的,并不是经费问题,就算没有战争赔偿金的注入,永夜军领也没缺了这一块的财政调拨。

    永夜军领的官方商贸收入,除了一部分投入工厂扩大生产外,还会抽掉一部分成立研究专项资金,支持领地攀科技树的。

    前者是意外之喜,后者才是细水长流。

    这点战略眼光,别说是肖恩,稍微有点见识的将军都会有的。

    限制永夜军领研究事业蓬勃发展,是人才。

    更准确的说,永夜军领的研究人才就从来没有够用过,每一次都是矬子里拔将军,现培养现使用。

    为此,肖恩在永夜军领还是永夜军团,财政极其不宽裕的时候,就在领地中推行各种基础教育,为未来的发展做人才储备。

    这么做在永夜军领内部不是没有引发争议,尤其是那些非少年军出身的人,对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点,并没有生出太深感觉。

    总觉的在那些普通领民的孩童身上投入这么多人力财力,是一种很不明智的事情。

    有这个闲钱,还不如投入军队建设中呢。

    不过那个时候,他们多数加入永夜军领不久,手中掌握的话语权不大,都在小心翼翼的做人,并没有出声。

    多年以后,他们不由的为自己当年没有出声而庆幸。

    事实再一次证明,肖恩拥有常人没有办法想象的先见之明,他选择的每一条道路,都是正确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是正确的。

    很多当前看起来,无比荒谬或者吃力不讨好的政策,经过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发酵,会永夜军领收获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利益。

    外人只看到了永夜军领的兵强马壮,将他们的崛起归结为气运。

    恰巧碰到了曼育军领奴隶角斗士起义爆发,让其拥有了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雅各布江的复流,让他们的商品流出了大山,为他们掠夺了大量财富。

    并且间接影响绝望沼泽,让他们拥有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但他们就没有想想。

    曼育军领奴隶角斗士起义是在什么情况下爆发的?

    要不是被永夜军领坑了一下,曼育军领秩序本身就陷入了混乱状态,奴隶角斗士起义能不能坐大,还是个问题。

    雅各布江的复流也不是天地之威,而是人的伟力造成的结果。

    要是安迪斯山脉中崛起的并不是永夜军领,而是城寨联盟,还会有雅各布江的复流?

    就算雅各布江能复流。

    肖恩要是不先知先明的与摄政公主打好关系,提前发展造船业,准备好各种竞争力十足的商品。

    他们就算是面对这条便利的水上交通运输线,也只能像其他领地的领主一样,干瞪眼。

    高瞻远瞩。

    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肖恩也是占了前世的便宜。

    由于这一系列的成绩做铺垫,肖恩即便是在军领中推出再不可思议的决策,其他人也不敢轻易的跳出来否决,而是仔细的掂量再掂量,推演再推演。

    像碎颅者麦基和泰戈尔这种性子比较直的,多数会直接问肖恩的目的和未来规划。

    不过有的事情能说得清楚,有的事情肖恩自己都不敢咬硬,那就只能含糊其辞。

    人无完人,肖恩只是拥有前世的经验,又不是拥有了预知未来能力,总会有一些决策出现不大不小的失误。

    只是很多小失误,被其他成功决策取得的耀眼成绩所遮盖罢了。

    随着永夜军领越做越大,肖恩前世的经验快被榨光了,很多时候,他必须疯狂学习,才勉强跟上永夜军领发展壮大的步伐。

    好在他们现在家大业大,抗风险能力大幅度提升,只要能把握住大方向不出现问题,专业性的问题就交给专业性的人才解决,像陶瓷厂、炼钢厂、兵工厂、造船厂、造纸厂等专业制造厂,肖恩已经鲜少去了。

    就算是去,也多数是去视察,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提建议的。

    一来是自己的经验已经跟不上了,要是再提建议,那就是瞎指挥了。

    二来他哪来的这么多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