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荣耀与责任(求票)

    第四百二十七章 荣耀与责任(求票) (第2/3页)

里的军队只占整条防御线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其他都分布在这条线上,作为警戒哨。

    他们撒出去的警戒哨越少,代表奥丁兽人小股渗入可能性越大,对与拜伦联盟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大,甚至有可能回过头来反包抄他们。

    再看他们面对的敌人。

    先前索思尔队长带回来的消息已经说了,仅仅一个虎爪部落,聚集起来的可战之兵就已经超过了三万。

    而虎爪部落只是效忠于西奥丁帝国虎族王庭的八大核心部落之一,这些部落之间的实力固然悬殊很大,虎爪部落是能够排进前三的存在,但也不会太过悬殊,不然早就被其他部落取代了。

    若是所有核心部落都能够相应虎族王庭的号召,他们聚集起五十万奥丁兽人大军,不要太简单,因为虎族王庭自身便有十余万王庭虎卫拱卫着。

    更别说下面还有无数零零散散的中小部落,一旦王庭发布全面战争召集令,他们便会自备武器、马匹和粮食,在自家酋长的率领下,积极响应。

    到时候聚集七八十万大军难度不大。

    就算是猪猡牛羊,七八十万聚集起来,那也是铺天盖地,无边无垠。

    更别说是七八十万身强力壮的奥丁兽人,就算他们中间的大部分缺乏军事训练,但是他们先天身体优势在那里,加上天生类术法能力,每一名成年奥丁兽人都拥有不逊于拜伦联盟扈从骑士的战斗力。

    当初他们可是被作为战争工具制造出来的,在这一方面,确实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仅仅一个西奥丁帝国便拥有这样的实力,更别说领土面积比其大两倍的东奥丁帝国,能够汇聚的大军,比起他们来,只多不少。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只是理论数字。

    两大奥丁帝国想要聚集兵力,要受限于辽阔的面积,两大王庭想要将战争召集令全部送下去,没有一两年根本办不到。

    就算是送下去了,也没有办法做到同步。

    他们总不能坐在那里干等着那些零零散散的小部落的士兵汇集吧?

    真那样的做的话,这仗还没等着打,聚集在一起的大军,先将他们给吃崩溃了。

    奥丁兽人常用的战争手段是,王庭发布的战争召集令的地点,并不是集结点,而是战争点,比如说他们进攻的目标是断口血堡。

    他们直接将这里设计成集结点,王庭纠集几个核心部落的兵力,直接向这里杀过来,一路上与其他赶过来的部落汇合。

    这么做的结果通常会变成添油战术,一边打,一边有其他奥丁部落士兵赶到,有的甚至是战争已经结束很久,才姗姗来迟。

    这是信息延迟造成的,不光奥丁兽人存在这种状况,拜伦联盟也存在,至少在永夜军领的飞鹰传信大规模出售前,是存在的。

    奥丁兽人大军云集的情况不是没有,不过通常不是人为,而是天灾。

    同一时间爆发的大面积天灾,会让没有活路的奥丁兽人部落士兵,不约而同的南下,试图突破断口血堡,去南边劫掠一番,帮助自己部落延续下去。

    最终汇集成恐怖的兵潮,奥丁兽人大军将会达到一个可怕数字。

    这种巧合少之又少,纵观整个拜伦联盟史,这种情况只出现过三次。

    但是每一次都是危机万分,给断口血堡一线的守军带来惨重损失,最残酷的一次,断口血堡的守军十不存七,等到拜伦联盟的援兵闻讯赶到的时候,断口血堡都已经打烂,数度易手。

    城里城外都被双方的士兵堆满了,尤其是奥丁大草原方向,各种尸体堆积的如山一样。

    战死的只是少数,冻死、饿死、病死居多。

    断口血堡被奥丁兽人称之为埋骨之地,不是没有原因的。

    双方战争持续了三百多年,无数拜伦联盟士兵葬身于此,同样有更多的奥丁兽人埋骨于此,这里也被称之为离死亡最近的土地。

    这也是塞德里克大公上台后,积极推行以攻代守政策的主要原因。

    日渐萎缩的兵力,防守这么漫长边境线,力量有些捉襟见肘,必须握紧拳头,在敌人还没有发展壮大前,就消灭他们,从而减少他们集群进攻带来的压力。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么做固然缓解了断口血堡的压力,同时也让拜伦联盟的那些大公家族们更不重视断口血堡,支援他们的物资萎缩速度更快,让他们的状况更恶劣,他们只能更疯狂的出击,打压敌人的同时,也在劫掠对方的财富,维持自身消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