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军械局

    第十一章 军械局 (第2/3页)

。”

    “本王有几个想法,韩主管听听。水排那加个蓄热室,这样鼓风机吹进来的就是热风,炼铁嘛,自然炉窑越热越好。譬如啊,让风先过一趟龙窑,再进入炼铁的高炉。”

    “龙窑?王爷说的是烧瓷器的那种窑吗?”

    “嗯,从上到下好几层都能烧瓷,蓄热能力最好。”

    韩金童由衷的佩服道:“王爷懂的真多。卑职即刻准备,找人算过成本后就报给工部批。”

    “其二,焖烧退火厂要扩大,日后开花弹的铁壳也要焖烧退火,否则承受不住发射药的高压。那些番人不懂失蜡法,没法造一体炮弹壳子,都是先造两半,再锻接起来,拼接外壳承压能力差,所以他们说开花弹没法在短炮里用。这好些个东西,你都注意盯着,别给他们学去了,但他们的好东西,你得学过来,平时说些不打紧的技巧,把话头引到你想知道的东西上去,多拍拍马屁,再灌点黄汤。本王给你们配了个翻译,和李要多多沟通,数字方面的要和翻译多确认几次,以免出错,弄清楚说的是英国的度量衡还是大明的度量衡,一丝一毫都不得马虎......我们火药用的是哪里的配方?”

    “戚少保的方子,要是工匠规矩,工序细致些,和佛郎机人的火药威力也差不多。水坝对面就是火药厂,我们用水排来碾压火药,把火药制成粉末,再加水调和拌匀,半干半湿的时候用细筛子筛,这样制成的火药就是米粒大小的颗粒,再晒干就好了。”

    东宁人口少,所以能省的人力就得省,这倒是和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有着相似的情况,人工贵,所以特别青睐机器。

    “韩主管,你年饷是多少来着?”

    “六十两,比我在澳门多十两。”

    “本王给你八十两一年,再给军械局立个规矩,凡是带徒弟的老师傅,徒弟出师了,能干活儿了,徒弟拿多少工钱,朝廷给师傅奖励十分之一。就说你吧,假如你有十个徒弟,一个徒弟年饷是二十两,都出师能干好活了,那你一年就能多拿二十两,年饷就是一百两了。”

    “啊,王爷,我明白了。”韩金童激动道:“这个法子好,老师傅不怕徒弟抢自己饭碗了,教的越多,挣的越多。”

    “另外啊,要想法子让火药搅拌和筛的过程都用水排完成,晒干最好也改为烘干,这样产量能高不少。还有其他的,军械局那么大,运东西那么累,能不能用轨道呢?”朱克臧比划了一下轨道车的原理,“要能弄好,那就省不少脚程,大伙儿也没那么累。这些东西啊,你们要是能想出来,就画成图,让账房先生帮你们写下来,然后交给工部杨主事,他会直接交给本王。本王给你们拨款,造出来就发赏金,你作为军械局主管也有份领。”

    韩金童口水流了下来,拼命点头道:“王爷,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