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大明战列舰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十八章 大明战列舰 (第1/3页)

    康熙派人仔细询问每一个逃回的水兵,这些人异口同声指向一点:贼人战船可四面开炮,火力胜过己方数倍!

    康熙沉思良久,吩咐刘德福:“召戴梓,南怀仁。”

    戴梓就是发明了“连珠火铳”的清代火器专家,天赋极高,替康熙仿造过臼炮和燧发枪,忠心耿耿。可惜最后的下场是流放辽东,每天抱着破棉被睡觉,天不亮就要踏雪入山拾榛子充饥,最后贫病交加而死。

    他造的燧发枪和连珠火铳,也并未被清军列装。

    列装绿营?有清一朝,绿营的武器都被严格限定在八旗之下。列装八旗?被汉人仿造可就大为不妙。

    康熙的皇家收藏品中有各国最先进的枪械,他并非不知火器发展日新月异。

    康熙热爱科学,也知道这些学问很好,最后下旨:特命皇子、亲王董之,选八旗世家子弟学习算法。他不光禁绝西方科技,也禁绝汉人的学术成果,明朝郑王世子朱载堉(1611年过世)用算盘开平方,开立方,提出了“异径管说”,领先西方创建了十二平均律,也被康熙无端横加指责。

    中科院席泽宗院士就指出,明末时中国科学并不明显落后于西方,恰恰所谓的“康熙盛世”才是中国科学衰落的开始。康熙不准传教士在有汉人和蒙人的衙门里翻译任何科学文献。自康熙一百五十年以降,清廷的钦天监一直由西来的传教士担任监正或监副,从没有汉人和蒙人。康熙请传教士监理钦天监,目的不是开启中西交流,相反是为了“窒塞”中西科学技术交流。

    康熙不是昏君,也不是庸君,是满洲人的明君,是中国人的暴君。

    此时戴梓是翰林院侍讲,南书房行走,前途闪闪发光。他恭敬跪听圣君吐露疑惑,回应道:“皇上,依军士所述,郑逆船上装载了许多红夷大炮,大将军炮,此外还有轰天炮。”

    “轰天炮?”

    “那是前明时期仿造的泰西炮,四百斤左右,炮身短,大口,内装二三十斤空心铁弹,中藏火药,炸开时,铁弹片片碎裂,锐不可当。”

    南怀仁道:“皇上,这是比利时人发明的,也只有比利时人能造。”

    戴梓笑道:“或许如南侍郎所说,轰天炮是贵国人发明,但若说只有贵国人能造,戴某却不信。”

    康熙微笑道:“朕知道南侍郎精通火器,戴梓后生晚辈,年轻气盛,侍郎就不要与他计较了。军士说,郑逆大船可四面发炮却不解体沉水,侍郎可懂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