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变化与来人

    第四章 变化与来人 (第2/3页)

的展现了一点自己的能力。

    贾诩闲暇时教导的东西他总是能很快的掌握。

    面对贾诩举的一些例子他总是能举一反三。

    而事情的发展也的确不出楚江所料。

    一上来,贾诩只是教导他一些浅显的东西,随着楚江逐渐表露出来的不凡,贾诩开始教导他更多的东西。

    《孙子》《六韬》《吴子》……

    每一部在外面都是千金难求的珍贵书籍,然而在贾诩这里楚江却可以随意翻看。

    事实上,最珍贵的还不是这些书的本身,而是这些书中的注疏。

    有些是贾诩自己的注释,心得,有的是不知道什么人留下的感悟。

    这些书的本身也许其他世家大族那里也有,但是,书中的心得体会却是独一无二的。

    在古代,真正用来衡量一个世家大族底蕴的从来都不是什么财富,而是藏书的数量。

    所谓的藏书,并不是仅仅指的那些书的本身。

    书本身并不珍贵,珍贵的是书中留下的一个家族祖祖辈辈不知多少代人流传下来的心得体悟,这才是一个世家大族真正的底蕴。

    只要这份底蕴没有丢失,那么即使家族一时衰败,也能凭借着这些再度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从而振兴家族。

    虽然这个世界出现了天命这种屌丝逆袭的神器,但是,事实上,纵观整个历史,世家大族中出现强大天命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寒门。

    谋圣张良,出身韩国贵族。

    战神项羽,出身楚国贵族。

    兵仙韩信,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师承尉缭子。

    纵然是汉高祖刘邦,也并非贫民出身,能做上一方亭长,显然不是普通的贫民能做到的。

    武威贾家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

    贾诩严格来说也算是寒门——虽然古代读书人中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穷人——因为真正的穷人是读不起书的——在古代,书籍才是最贵的东西,但凡能找到几本书读的人家,绝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所谓寒门,也只是相较于那些世家大族而言罢了。

    但是贾诩的藏书却并不少,甚至可以说很多。

    而且,很多藏书都是一些听名字就十分孤僻的珍本。

    按理说,以贾诩的身份不应该有那么多珍贵的藏书。

    不过,管他呢?

    楚江可没有窥探别人秘密的习惯。

    虽然严格来说他已经窥探过一次贾诩的底细。

    但是现在来说,很显然,相比较于追究贾诩的这些藏书哪来的,不如多看几本书。

    不得不说,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