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人物

    第八章 大人物 (第3/3页)

   当时两人正准备交班,于大海用望远镜观察周围环境。

    突然,看到地包杨和鬼手等几个骨干分子,偷偷从安全地带的后门闪了出来。

    这几个家伙,小心翼翼地查看一番后,地包杨带着鬼手朝药山急匆匆奔去。而其他几个,鬼头鬼脑地冲向车库。

    根据对方行动轨迹,于大海和于坚分析,对方兵分两路,像是急着干什么事情。

    面对突发状况,本着打蛇先打头的原则,他们商议决定,暂时不理会那几个乘车的马仔,把主要目标锁定在地包杨身上。

    根据对方选择山路的方向,于大海第六感认为,地包杨准备外逃。

    这一推测,让于大海不安起来。难道这次秘密追踪,又已泄密?

    可这次计划,除了几位局级领导之外,其他同志,包括刑警支队中层干部等都不知道这次任务,难道大人物是局级领导?

    这个想法,让于大海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颤。

    地包杨这次把握逃跑的时机,颇带心理学方面的考量。他用五天时间,消磨于大海两人的蹲守耐心,等开始怀疑情报准确性时,利用警惕松懈的机会,采用兵分两路的诡计,开始逃亡。

    地包杨只有小学文化,在刚上初中时,便与社会盲流混在一起。

    地包杨虽然奸诈狡猾,但脾气暴躁,非常冲动,他能龟缩在老巢呆这么长时间,肯定有人警告过他。

    根据对方的逃跑设计,地包杨似乎已经知道执行蹲守任务,只有于大海和于坚两人。

    在这个逃跑方案中,还有一个欺骗性掩护,假如有人发现地包杨在药山活动,如果不知道那条密道的情况下,按照惯常思维,一般会误以为他在晨练。

    但可惜的是,如此缜密地逃跑计划,毁在提前行动这十几分钟。

    于大海猜测,这个计划,可能出自大人物之手。

    于大海应该在六点三十分与于坚交接,然后,撤离蹲守地点。

    地包杨是在六点十八分左右,开始逃跑行动的。

    假设大人物是本局领导,他当然知道蹲守的具体时间,以及交接程序。因此,他肯定警告过地包杨,等于大海离开后再行动。

    但恐惧意识,常常大于理性,特别是有过亡命经历的罪犯!

    已如惊弓之鸟的地包杨,由于恐惧心理发生作用,让他提前开始逃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