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无形之手

    第十三章 无形之手 (第3/3页)



    这种想象让于大海寝食难安。

    有没有可能,大人物发现有人追踪自己,已采取静默方式,等我出现失误时,给我致命一击?最令人遗憾的,是江国强被击毙,谁也无法从一个死人嘴里抠取线索。

    于大海根据药山密路,及时识破地包杨逃跑意图,应该归功于江国强当年送的礼物,从这个角度判断,他相信大人物是真实存在的。

    ~~~~~

    回到现场。

    发现地包杨开始外逃行动后,根据敌情与环境分析,于大海决定:让于坚立即向局长汇报,请求支援,在原地等待特警队到来。自己继续跟踪,监视敌情动态,防止他们再次溜掉。

    主管副局长刘仲伟接到报告后,马上下令,只准跟踪,不得擅自采取行动,他说:“地包杨和鬼手,都是心狠手辣的惯犯,穷凶极恶的反社会分子,你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必须等到支援到达后,再实施抓捕行动。”

    于大海完全理解领导下达这道命令地意图:首先保护两人人身安全,而后实施有效抓捕。

    但是,他们心里清楚,如果不立即作出反应,这次还会和以前一样,眼睁睁地看着地包杨和鬼手,利用药山这条秘路成为漏网之鱼。

    自古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了不贻误战机,于大海不顾于坚反对,坚持让他留在原地等待支援,独自一人去执行跟踪抓捕任务。

    大约十几分钟后,地包杨和鬼手走进一片松树林里。两个人躲在树后探头探脑,偷偷观察环境,寻找机会。

    于大海与他们相隔七、八十米的距离,隐身在一块山石后面,看到地包杨对鬼手比划着什么。

    根据他手忙脚乱地举止行为,于大海判断,这个家伙想利用左前十点方向的三岔路口误导自己,然后,两人借着几块突兀的山石做掩护,分两路包抄自己。

    在摸清敌方的大概意图后,于大海根据他们急于逃跑,慌不择路的心理状态,和以多欺少的自负想法,决定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将他们绳之以法。

    于大海计划在三岔路口设置埋伏,寻找掩体,等待地包杨自己送上门。

    (又是美好的一天,谢谢你的支持,请你收藏,请你推荐,请你评论,请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