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记忆差错

    第一百八十五章 记忆差错 (第3/3页)

城里的人没见过大世面,没俩法啊。”

    “江师傅,我听朋友说,在七节楼的东边挨着一个什么仓浦巷,是真的吗?”

    “是真的,可是,先生有所不知,它东面有一个东仓浦巷,还有一个西仓浦巷,不知道你朋友说的是哪个。这两个紧挨着,细说起来,不管是哪个都一样。”

    “是吗,江师傅?请你说得详细点,等朋友再问起来时,我可以讲给他听。”

    “黄先生,它东边紧挨着的是西仓浦巷,属于单片胡同,中间隔着是东仓浦巷的住房,所以,它们两个巷子其实是一个半巷子,属于一体的两个胡同。再往东是厚安巷,跟着是一家电影院。七节楼的西边是所城内里,现在还在……可惜,西仓浦巷已经拆了。还好,那个东仓浦巷不知为何还留了半截。唉,作孽啊,那可全都是我们烟海最有名的明朝民居群。

    “我记的在东仓浦巷口,还有两棵两个大人才能搂过来的大槐树。每年春天,它们的树冠连起来,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记得我听大姑父说过,它们是两个老槐树精,就是那个七仙女和董永转世的。在几千年前他们迁到这里,躲避玉皇大帝地追捕。我还听说,如果哪家小孩晚上闹夜,大人们都会抱着孩子到树下转几圈,嘴念叨几句‘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哭儿郎,槐树老仙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当然,这些都是民间传说,有点迷信,是老百姓说着玩的……”

    “这么说,现在还有半个东仓浦巷……其它地方都改成居民小区了?”吴望听说还有半个胡同,心里非常激动。但他不想再犯错误,赶紧改变话题。

    “那里紧挨着南大街,属于咱们这里的黄金地段,怎么可能成为咱们老百姓住的地方?那个半截,据说是因为留给一个国外财团大佬看的,说是他的祖居,目的是准备动员他投资……其它地方现在是商贸局、银行,外贸大厦等等,都属于官办仕家的。不过吧,黄先生,你是搞新闻的,又是大地方来的,你说说,他们干嘛把一座座大楼,都建成又窄又薄像个纪念碑似的还那么高?”

    “纪念碑?你的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也许这就是当代人的心理状态吧……”